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平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平粜

又称平籴。

中国历史上实行稳定粮食价格的措施之一。春秋时的计然提出:“夫粜,二十(钱)病农九十(钱)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辟矣,歉年平价销出,使粮价维持在三十至八十钱之间”。战国时代魏相李悝认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主张由国家调剂平衡,“使民适足,贾(价)平则止”,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于边郡设常平仓,其后,历代都曾实行过平粜法。清朝制定《荒政则例》12条,其中第3条为平粜,立法极为详细,可称集历代平粜法之大成。实际上,明、清的平粜,往往是压价收进,不付或少付价款;往往强迫推销霉烂粮食,而且大斗进,小斗出,官吏乡绅相互勾结,人民未受其利,反蒙其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