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葱
【概况】: 基源 为兰科鸢尾兰属植物棒叶鸢尾兰的全草。 鸢尾兰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有20种,以西南和台湾为最多,其中药用的2种。 原植物 棒叶鸢尾兰Oberonia myosurus(Forst.f.)Lindl.,又名老鼠尾巴、石葱(《新华本草纲要》)。 形态 附生兰。 高6~15cm。 茎短,具4~5枚叶。叶圆柱形,肉质(干时革质),长7~14cm,粗5~7mm,常稍弧曲,近急尖,近基部具关节。总状花序常低于叶,具密集的小花;花苞片披针形,边缘啮蚀状,常超过花长;花白色或带绿白色,近轮生,无小花梗;萼片卵形,近等长,长约1.2mm,宽约0.5mm,顶端钝;花瓣条状矩圆形,和萼片等长但较窄得多,钝或截平;唇瓣位于上方,长约2mm,3裂,侧裂片很小,具4~5条短的裂条;中裂片具6条流苏状裂条,长约1mm,靠边的2条较短;子房矩圆形、长约0.7mm。果小,卵珠形。 花期夏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669页.图816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内树枝上或石头上,产于江西、贵州、云南。尼泊尔、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鲜用或切断晒干。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功效 消炎,利尿。 主治 骨折,外伤出血,白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云南中草药选》:“治白淋:岩葱9~15g,煎汤内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