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花罗
汉代丝织品。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出土。花罗为罗地起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罗织物的总称,也叫提花罗,自秦汉起即为罗中比较流行的名贵品种。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烟色菱纹罗、朱红色菱纹罗、耳杯菱纹罗、皂色几何纹罗织品。多用作衣服及手套帷幔、香囊用品等。其中有三件用作 “信期绣”的地。用于衣服的花罗多较细密,每厘米经丝一般为100~120根左右,纬丝为35~40根左右; 其他用途的花罗则较稀疏。耳杯菱形花纹罗图案为纵向度长菱形,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 (不对称) 的较小的菱形,形似耳杯 “群酒”器。花纹大小显隐两行相间排列,全幅杯形显纹11~14个单元,隐纹11~13个单元。每单元长5厘米左右,宽2厘米左右,两侧邻近边维比一般稍大。菱纹皂罗的纹样特点是: 以粗细线条构成玉杯菱形图案,用横式连续排列法分为粗细两档。一个图案循环纵向为7厘米,横向为3.7厘米。粗花纹线条挺秀,菱环相扣,大小套叠组成四周对称图案; 细花纹工整精细,上下对称,图纹清晰可见; 地部网孔雅致匀和,花地异常分明,这种花罗需要用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经综装置相配合织造,并需二人协同操作,具有较复杂的丝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