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接筋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接筋草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小杉兰(《长白山植物药志》)。 基源 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石杉的全草及孢子。石杉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28种。 原植物 石杉Huperzia selago(L.)Bernh.ex Schrank et Mart.(Lycopodium selagoL.),又名卷柏状石松(《长白山植物药志》)。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20cm;具少数二歧分枝的细根。 匍匐枝短,茎直立或斜向上,枝单轴或稀二歧分枝。叶质厚,有光泽,6~8行螺旋状著生于枝上,线状披针形,长5~7mm,顶端尖,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基部稍狭。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无明显孢子囊穗,孢子囊肾形,较孢子叶宽或等宽,著生于茎中部以上的叶腋内,孢子四面体。(图见《长白山植物药志》105页.图版4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4000m的针叶及针阔叶混交林下及山坡流石滩。 分布于吉林、陕西、四川、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地区及欧洲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阴干或鲜用。 贮藏 阴干用者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石杉碱(Selagine)、尖叶石杉碱(Acrifoline)、α,β-玉柏碱(α,β-Obscurine)、石松碱、石松灵碱(Lycodoline)、伪卷柏状石松碱(Pseudoselagine)及多种有机酸:香荚兰酸、阿魏酸等[1,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19 [2] 植物分类学报 1982;20(4):445 【药理】: 全草含的阿魏酸,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作用。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80;15(6):321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❶ 《陕西中草药》:“微苦,平。” 功效 散风和血,止血,续筋,消肿止痛。 主治 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研末或捣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