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承欢之汋兮,谌荏弱而难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承欢之汋兮,谌荏弱而难持。 【集校】: 洪兴祖:外承欢之汋 朱熹: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朱本。 汪瑗:外承欢之淖 刘师培:《旧事》引汋 【集释】: 王逸:汋约,好貌也。 谌,诚也。言佞人承君欢顔,好其謟言,令之汋 洪兴祖:汋,音 荏,音稔。《语》曰:色厉而内荏。 朱熹:谌,市林反。荏,亦弱也。言小人外爲谀説,以奉君之欢适, 汪瑗:外,外貌也,以见中心之不然。 承,奉也。承欢,承奉君之欢心也。 汋约,谄媚态,与他所用汋约字不同。荏,亦弱也。 《论语》曰:“色厉而内荏。”《诗》曰:“荏染柔木。”弱蒻同。《招魂》曰:“蒻阿拂壁。”盖荏蒻皆柔软之木。此虽无係大义,观此亦可见古人之用字皆有来历,而学者不可不知也。难持,不能自主也。二句言佞人之害深,而君心之易溺也。 黄文焕:此接含慼而言也。中旣含慼而寡欢,则外卽承欢而 举天下之大,无可解忧矣。汋 慼多欢少,神气不旺也。荏弱难持者,忧愁日以重,气血日以衰,不自支持也。 钱澄之:九年不复,不得不追恨党人也。承欢只是顺君之欲。 汋 王夫之:承欢,上下相承以相娱也。 汋,与 林云铭:小人外 张诗:汋,音酌。荏,艸之柔者。 蒋骥:承上郁郁不通而言。 奚禄诒:汋约,宽缓貌。 胡文英:居则惨然,郁郁而不得通其诚;行则蹇然,侘傺而含其慼。故外虽承君之欢而汋 葢怀王时,屈子不过疏而不得入与王图议秘密耳,或内任或外任,俱未可知。而外之礼貌,犹未甚衰,故得使齐,及谏释张仪。 若在顷襄之世,已去位爲民,则亦犯数而斯辱之义矣。怨之又何爲乎?观贾谊以一介儒生,出爲长沙太傅,犹以爲憾。 是屈子之出外,非无官守之比,而外承欢之汋 汋 刘梦鹏:汋 谌,犹信也。 陈本礼:小人外餙媚态以承君欢,内若荏弱难持,使人视以爲柔软而不知笑中有刀,活画出小人 王闿运:言初与顷襄谋反怀王,外与之欢好,许其调和也。 马其昶:子兰、怀王、穉子,故曰荏弱,此岂能持国柄者乎? 沈德鸿:汋 闻一多:武延绪疑外爲衆 文怀沙:外承欢之汋约兮,羣小爲了取悦君王,装扮成一种美好的样子。持,扶持。(《屈原集》注) 高亨:外,可能是“奸”字的错 奸臣们讨楚王的喜欢,外表装得很好。奸臣真是才能软弱,难以扶持君国,所以招来祸灾。 姜亮夫:外,《楚辞》凡七见,屈宋四用,汉人赋三用。 其义皆相同。兹分析如次,一、物之外也;二、身心之外也。其用爲身心之外一义,爲南楚所独有,当爲南楚方俗之用,其本义当指事物之在外者,以外间之。 承欢二句中之“外”字,卽指心理活动之外表现象,以其可象,故曰外也。外字与上下句谌字诚字相对立言。考春秋战国以来诸书如《易》、《礼》(三礼,及二戴记)、《管》、《荀》、《吕览》亦数十见,皆无如屈宋赋以外与身心联繫者,则此术语,恐是楚人之所习用,故《庄子·大宗师》亦言:“参日而后能外天下”言修身养性三日,而后能以天下爲外,谓遗弃天下也,义得与屈宋相成,其他则无一言可附会者,则“外”爲南楚描绘与身心相关连之术语,盖无可疑。 惟外字本义,《説文》以爲远也,甚是。而分析字形,则以爲“卜尚平旦,今夕卜于事外矣。”桂、王诸家或引《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证之,其实恐未必是,按外字金文作外(毛公鼎)若外,(子未子 诸外字,指家族以外之兄弟行、父母行、姑甥行言也。则外字正对自己家族之爲内言也,其爲义概可想见矣。 承欢二句,王、朱皆别引小人爲説。按《哀郢》全篇,止言去郢不复之悲,决不旁及朝廷是非忠佞得失,文义语气,皆可审知。卽夏之爲丘,与东门何芜,亦只从思念情愫中立言,不从意识上之善恶著笔。则此二句,解爲小人邪佞,羌无所据,其去文心远矣。 按此二句,乃相反互诘以见其意者也。上句外承欢者,犹言强爲欢笑;下句谌荏弱者,言心诚荏弱委顿;亦从作者情感处立説。 盖旣放逐,惟有强爲解慰也。荏弱,卽柔弱一声之转。详余《诗骚联绵字考》。荏弱难持,正是上句汋约美好之反面。 二语犹言余外虽承欢,有似卓约;内实委顿,不能自持云尔。(《重订屈原赋校注》) 马茂元:谌,真的意思。持,义同恃。这两句是説,这群小人虽然表面上讨人欢喜,但其实是靠不住的。 刘永济:持,信赖也。此言党人外似可喜,中实难持。可喜者,善于迎合人君之意也。难持者,国有急难时,不可倚赖也。 (《屈赋音注详解》) 朱季海:《説文·艸部》:“荏,桂荏,苏”,非其义;此借爲栠,《木部》:“栠”云“弱皃”,是也。(《楚辞解故》初编) 苏雪林:汋 吴孟复:外,《尔雅·释诂》:“表也。”《广雅》:“弃也。”承欢,欢,始也。 按《方言》:“ ”注家不知其朔, ’‘权’与‘终’亦相对成文。事之始谓之权,犹雚苇初生谓之 盖屈原身在陵阳,心怀郢都,自然也要想到逃避在陈的顷襄王。外表仍旧爆烁,其实柔弱难持。 谌,通忱,见《文选·幽通赋·注》及《尔雅·释诂》释文,卽内心。 蒋天枢:四句言迁陈后政局最大变化,顷襄转而和秦,亦卽小人倒原之开始。 外,外交之外。汋约,字亦作淖约。《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音义》引李注:“淖约,柔弱貌。”意谓外承欢秦人,淖约以事之。此所言,卽《楚世家》顷襄二十七年“复与秦平,而太子爲质于秦”事也。 持,守也。荏弱难持,言旣与秦人和,必不触怒之始可得其欢心免于侵伐。如是,势将委婉屈从,国且愈弱而难于持守。 汤炳正:承欢,此指求取秦国的欢心。 《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六年患秦将伐楚,“乃谋复与秦平”。又顷襄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二事皆屈原流放后顷襄王对外承秦之欢的史实,故屈原谴责之。 汋 难持,难以自保。(《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