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梢瓜
中药名。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萝藦科植物细叶白前Cynanchum thesioides(Freyn)K.Schum.的全草及果实。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 地下茎单轴横生。 茎直立或斜生,多分枝,密被柔毛,有白色乳汁。单叶对生;叶片线形,长30~50毫米,宽2~5毫米,先端尖,基部稍狭,全缘,下面中脉隆起。 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白色;花冠钟形,长约5毫米,5深裂,副花冠浅筒形,上部5裂,裂片与花冠裂片互生;雄蕊5,花丝短;2心皮,分离。蓇葖果纺锤形,两端短尖,中部宽大,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 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分布东北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夏、秋采全草及果实,洗净,晒干。 味甘,性平。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9~30克,水煎服。 ❶ 治气血亏虚:地梢瓜全草1两,土黄芪2两。 水煎服。 ❷ 治神经衰弱:地梢瓜全草1斤。 水煎取汁,用药汁打鸡蛋2个,当茶饮,日服2次。 ❸ 治咽喉痛:地梢瓜1两(全草2两)。 水煎服,或鲜果嚼服。方出《河南中草药手册》。 根含多种糖甙,水解产生细叶白前甙元和喷奴皂甙元。提取物有某些抗病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