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蛮古族名。唐宋时期居处泸水 (雅砻江)以东。与西蛮相对而言,故名。在今凉山州、攀枝花市的地域内。最大部落有勿邓、两林、丰琶,余部大多依附于这三个部落。勿邓有邛部六姓,一姓为白蛮,其余五姓为乌蛮,分部在邛部川,即今越西县越西河流域。两林在勿邓以南,即今凉山美姑县甲谷地区。丰琶在两林之南,即今西昌市境内。唐王朝与土蕃、南诏王国和战之中,东蛮诸部地处其间,只能顺势依附。宋代大渡河以南为大理国所辖,东蛮与宋王朝和大理国往来密切。《新唐书·南蛮下》载: “两林地虽狭,而诸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 丰琶本为巂州土著部落,虽列为东蛮三部之一,但从未被称为乌蛮或罗落蛮。东蛮在当地开凿了连接南北的许多通道,以马匹、花椒等土产交换内地的茶叶、绢绸。 东蛮唐代乌蛮部落勿邓、两林、丰琶的合称。详见“勿邓部落”(356页)、“两林部落”(1049页)、“丰琶部落”(199页)。 东蛮古代西南民族。唐时活动于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市及其以东、以西和雅砻江以东地区)辖境外近边地区,大约在今四川凉山州境内和附近地区。内有勿邓、丰琶、两林三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