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东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其他 > 東蘠 東蘠 dōngqiáng 亦作“東薔”、“東牆”,亦稱“登粟”、“沙米”。一年生草本植物,即沙蓬。生長於北方沙地,似蓬草,色青黑,九十月間熟,子實似葵子,可為飯食,亦可榨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東蔷雕胡。”《漢書·司馬相如傳》作“東蘠”,顏師古注云:“东蘠似蓬,其實如葵子也。”《後漢書·烏桓傳》:“其土地宜穄及東蘠。東蘠似蓬草,實如穄子,至十月而熟。”明·胡侍《真珠船·東牆》:“甘、凉、銀、夏之野,沙中生草子,細如罌粟,堪作飯,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賦》‘東蘠雕胡’注:‘東蘠,實可食。’《廣志》:‘東牆,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烏丸地。’《魏書》:‘烏丸地宜東牆。’余意一物:‘東蘠’訛為‘登廂’,又訛為‘登粟’耳。”
東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