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皮
【概况】: 基源 为珙桐科旱莲木属植物喜树的皮。 原植物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又名旱莲木(《植物名实图考》)、千丈树(四川)。 余项参见“喜树”条。 。【药性】: 性味 苦,涩,寒。 有毒。 功效 抗癌,散结,清热,杀虫。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卵巢腺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外用治牛皮癣。” 使用注意 忌用铁器煎煮,调制。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牛皮癣:喜树皮切碎,水煎浓缩,然后加羊毛脂、凡士林,调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30~60g喜树皮水煎服,每日1剂。” ❷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癌肿,白血病:喜树皮提取喜树碱,制成注射液,每日10~20mg肌肉注射,10~14天为1疗程,以后每3天注射1次,作维持量。” ❸ 《简明中医辞典》:“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急、慢性白血病:喜树根皮9~15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