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业危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商业危机 商品生产过剩所带来的危机。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第一种形式。经济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是货币危机。 商业危机的可能性来源于商品形态变化过程,即卖和买的分离。 这种可能性由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 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的系列中,一个人的卖就是另一个人的买,他的买又是第三人的卖,如果一个人卖不掉他的商品,他就没有货币去买,以后一系列人就不能卖,这就是商业危机形式及其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就已经产生。 “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23·133)。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或者货币积累和现实积累,都会发生片面的大量买和片面的大量卖;生产无政府状态,又会使它们不平衡,从而增加了危机的可能性。 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从而商品流通已经通行于整个社会,才会成为现实。商业危机的实际情况是:资本主义是大量生产,它生产的商品除了直接卖给别的产业资本家以外,主要是卖给大商人(批发商)。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者看来,只要他的商品能卖掉,他的资本的循环就不会中断,并能扩大规模进行下去。至于他卖给大商人的商品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是否已经为直接消费者所买去,他根本不管它。 这时从社会来说,即使他的商品已经过剩,他仍然会盲目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从大商人看来,在表面处于繁荣时期,个个资本都在积累,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都有所增加,行情还在看“涨”,他大批进货进行投机,实际上生产已经过剩。“这时,商品的潮流一浪一浪涌来,最后终于发现,以前涌入的潮流只是表面上被消费吞没。商品资本在市场上互相争夺位置。 后涌入的商品,为了卖掉只好降低价格出售。以前涌入的商品还没有变成现金,支付期限却已经到来。 商品持有者不得不宣告无力支付,或者为了支付不得不给价就卖。这种出售同需求的实际状况绝对无关。 同它有关的,只是支付的需求,只是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绝对必要。于是危机爆发了。 ”(24·89)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是通过商业危机暴露出来,而商业危机常常又以货币危机或信用危机为先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