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吠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吠陀

印度上古时期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的总称。

“吠陀”的本义是“知”,即知识。《吠陀》有广狭二义。狭义指最古的4部本集,广义指4部本集及附加文献。

作品产生年代上溯到公元前约1500年以前,最晚的约在公元前6世纪。

《吠陀》的4部本集是:《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达婆吠陀本集》。其中最重要的《梨俱吠陀本集》,产生最早,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收录诗歌1028首,约4万多行;《阿达婆吠陀本集》,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收录诗歌731首。《吠陀》产生后千百年来未形成文字,由口头传授,形成多种版本,19世纪才刊印于世。《吠陀》包括多种诗歌体裁,有神话诗歌、劳动歌谣、生活歌谣、爱情歌谣、咒语诗歌等。

在神话诗歌中歌颂最多的是天神因陀罗以及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等。《吠陀》的附加部分主要是由散文写成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

《吠陀》包含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为研究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丰富资料,在印度被尊为圣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