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反映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反映论 关于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理论。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基本观点。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列宁选集》第2卷第107页)它是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根本对立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践线,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人的思想、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包括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两者又有著原则的区别。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的认识论,曾经坚持了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如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认为,人的脑髓如同一块银幕,认识就是映绘在眼睛里的客观事物反映在“脑髓的幕”上面。 但由于他们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不懂得认识的根本任务是能动地改造世界,也不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把人的认识看成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因此,是形而上学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科学的行为有赖于正确认识的指引,正确的认识又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反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