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肛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肛漏

病名。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破久不愈而成;或由肛管直肠内壁的感染发展而来。症见肛周有疮口并与管道相通,常流脓水,疼痛或瘙痒,缠绵不愈。若患处肿硬痛,疮口凸起,脓液稠厚,病体尚壮者,属实证;管道软陷,疮口凹进,脓液稀薄,病体虚弱者,为虚证。本病以外治为主,如挂线、手术或插药线等均可随症采用。内治为辅,实证可服消漏丸,虚证宜扶正、托里、解毒,辨证施治。又因漏管波及范围不同而有单纯与复杂之别,但治疗上则大同小异。

肛漏

病名。又名肛瘘、瘘疮。即肛门瘘管。是在肛门周围脓肿的基础上形成的。脓肿向内穿破者,称“内瘘” 。仅有一个内口的叫单纯内瘘; 有两个以上内口者,叫全内瘘。脓肿向外穿破的叫外漏。仅有一个外口的,叫单纯外瘘; 有二个以上外口的,叫全外瘘。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的,叫单纯性肛瘘; 有两个以上管道相通的,叫复杂性瘘管。瘘管可反复发作,经常流出脓液或分泌物,长久不愈。

肛漏ɡānɡlòu

病名。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久不愈所致, 或内痔、肛裂染毒后发展而成。肛周疮口生成管道, 常流脓水, 疼痛, 瘙痒, 缠绵难愈。其患处肿硬痛著, 疮口凸起, 脓液稠厚, 病体尚壮者, 属实证; 管道软陷, 疮口凹进, 脓液稀薄, 病体羸弱者, 为虚证。治疗以挂线、手术及插药等为主。内治: 实证服消漏丸( 《医门补要》: 生地、苦参、银花、地榆、槐米、胡黄连、川柏、龟板); 虚证宜扶正托里解毒, 可用托里消毒散( 《外科大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川芎、金银花、当归、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 或六味地黄丸加减。

肛漏gāng lòu

anal fistul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