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日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日谈 意大利作家、诗人卜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著。 中译本由方平、王科一据纽约1931年蓝绶带丛书英译本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卜伽丘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一说生于巴黎。幼年丧母。 曾随父亲去那不勒斯经商,与人文主义者广泛交往。1340年回到佛罗伦萨,在政治斗争中坚定地站在共和政权一边,多次受共和政权委托执行外交使命。晚年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担任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讲座教员,致力于《神曲》注释和讲解。主要作品有《菲洛柯洛》、《亚美托》(牧歌)、《菲埃索洛的女神》(长诗)等。 《十日谈》是卜伽丘最优秀的作品,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写作于1348-1353年。全书由100个故事组成,卷首有一个故事把它们串联在一起。348年佛罗伦萨发生黑死病,10个青年人(3男7女),避居郊外一座别墅,住了10天,每天每人各讲一个故事。 不少故事来源于历史事件、法国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都经卜伽丘用人文主义思想和观点加以改编创造,构成了鲜明的贯穿人文主义思想主线,散发著浓烈的意大利现实生活气息的艺术整体。《十日谈》把批判的锋芒指向黑暗、腐败和虚伪的基督教会及其所提倡的以神为中心的经院哲学和禁欲主义,表达了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枷锁和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和主张。全书塑造了一系列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正面人物,他们藐视上帝,不信神道,凭著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充沛精力去追求和获取生活中的幸福与欢乐。故事语言精炼生动,事件和人物描写微妙尽致,开创了短篇小说这一艺术形式。 出版后,迅速风行西欧各国,对以后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十日谈》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往往过分渲染性欲和庸俗的趣味,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观。在阅读时应予分析批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