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 民国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 民国时期 (四)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辛亥革命以后,甘肃处于新旧军阀统治之下,负担沉重,自然灾害不断,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民国初年,甘肃仍行清制,田赋分粮、银、草三种,其中银、粮两项又有本色折价及盈余、耗羡等名目。杂赋名目繁多,分朝觐、课税、地税、年例科价、屯丁草价等数十种,而且赋日重,1915—1918年4年间,甘肃田赋即由1 098 172元增至2 035 832元;而且负担畸轻畸重,有地无税,有税无地的现象比比皆是。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1912年和政、临夏大旱,华亭6月降雹盈尺,天水大水毁屋,民多饥馑流离。1915年陇东17县大旱,秋无收。1916年全省春旱秋涝,“十室九空”。1919年发生全省性地震,兰州、会宁、静宁、镇原、固原、靖远、通渭等地死伤30余万人。1920年、1924年、1926年、1927年又多次发生全省性或局部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其中1927年5月29日凉州地震,仅6—7分钟,武威一县就死亡5 900余人,压死大小牲畜20多万头,震后渠水积聚溃堤,又淹死3 000余人。特别是1928—1929年的大旱灾,全省78县有65县受灾,渠井断水,赤地千里,饿殍载地,甚至有“易子而食”发生。据1929年统计,甘肃灾民死亡80多万人,仅安定一县,原有居民6万人,减至3 000人。1933年、1934年,甘肃又两次遭受旱、雹灾害,波及10余县,死亡灾民40多万人。 ☚ (三) 宋元到明清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甘肃农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