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六国春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六国春秋

纪传体史书。100卷,又《序例》、《年表》各1卷。北魏崔鸿(?-525)撰。鸿字季鸾,东清河鄃(今山东平原)人。史学家。曾官中散大夫、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博学多识,曾受命议定律令,修撰国史。因刘渊、石勒等人各有国史,但未能统一,遂广搜公私藏书,网罗各国旧史,“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尽20余年之力,撰成本书。记晋代北方16国史事。计有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南燕、夏、前凉、蜀、后凉、西秦、南凉、西凉、北凉、北燕。各国史称“录”,君、臣传纪称“传”。书成于北魏正光三年(522)。《隋志》、《旧唐志》均著录,宋初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亦曾引用。此后即不见著录,约于北宋时亡佚。现传世者有两种版本系统:一种是明万历中屠乔孙、项琳之、姚士粦所刊,为屠等自《晋书》及类书中辑录而成,已非原著;另一种是明何镗所刊《汉魏丛书》本,仅16卷,分述16国国君事迹,亦非原作。清汤球撰《十六国春秋辑补》100卷,以何刻丛书本为底本,重加补辑,卷首冠以年表,是为通行之本。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