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旅店伦理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旅店伦理原则

中国古代驿站、迎宾馆、民间客店、寺院旅舍、明清会馆等旅行客店的人员,在职内活动中指导自身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旅店伦理的原则,是宾至如归、尊重客俗,这也是中国古代旅店服务的最高宗旨。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逆旅”,使从事部落间交换的旅人遮雨雪避虫兽,休憩食宿,“行者赖以顿上,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潘岳《上客舍议》)。至汉晋时期,旅店已发展成“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同上)食宿粮草与来去时间全随客便。客至民间旅店,店主热情上前礼貌招呼,主动征询,使客任选客房。待客酒足饭饱之余,又立即打来洗脚水以解客人旅途之劳。店家还备有地方风土知识,以圆满回答客人提问,并代客保管财物、购物请医等。寺院旅舍也不忌俗人涉足,反以“广结善缘,普度众生,方便为怀”自律,选拔学德兼修的寺僧为“知客”,专事接待,提供食宿。来客仅需根据“缘分”和财力“随意施舍香火银钱”,不需交纳规定的房膳费。孤寡老残者还常被无偿收留,得到恩施救济。为适应和尊重客俗,中国古代旅店行业特别注意旅客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如尽量在饮食上满足旅客需要的地方风味,有些旅店为尊重清真之戒,只招待回族客人等。对外接待的迎宾馆,则实行“一国一馆”制;宾馆内设有“通事”,以便翻译宾主对话;上菜时要照顾到使者的饮食习惯,并据此配备相应的炊事员;还为外宾提供贸易场所。在宾至如归,尊重客俗的伦理原则指导下,迎宾馆所提供的殷勤服务和精美食品,曾使得国内外使者们因生活愉快而难以忘怀,《马黎诺里游记》里盛赞中国为“灿烂光荣之世界,非举舌所能表达”,“其宽待远人之惠,感人深矣”。北魏时因“乐中国土风”,而久居洛阳不归的东、西方人“不可胜数”,竟达“万有余家”。(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国古代旅店中也严重存在着唯利是图、等级森严的职业观念和行为,这是与古代旅店所倡导的伦理原则不相符的,应视为封建制和私有制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产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