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林产工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林产工业 (五)林产工业黑龙江地区的林产工业始于清光绪三十八年 (1902年), 沙俄为掠夺森林资源和修建中东铁路, 在哈尔滨建立中东铁路制材厂。尔后,相继由俄国人、波兰人在亚布力、横道河子、海林、马桥河等地建起制材厂。1924年波兰人葛瓦里斯基在哈尔滨建立胶合板厂 (今松江胶合板厂)。东北沦陷时期 (1931—1945年) 日伪在黑龙江省地区建立制材厂39处, 年加工能力152.83万立方米。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林产工业发展很快。到1995年末,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系统有林产工业厂家315处, 形成锯材、人造板、制浆造纸、木制品、林产化工5大类15个系统的比较完整的林产工业体系。其中人造板年生产能力22.5万立方米, 到1995年生产能力提高到55.5万立方米, 比1966年增长10倍, 比1990年增长1.46倍。林区木材“三剩” 利用率由 1979年的11%提高到1990年的42%, 1995年达到50%, 比1979年、1990年分别增长39和8个百分点。林产工业产值, 1990年15.52亿元, 占森林工业总局系统总产的35%, 1995年林产工业产值24.6亿元, 比1990年增长85.5%, 实现利润2.14亿元。林产工业的产品质量也迅速提高。到1995年有5种产品达到经济指标要求, 其中锯材一次合格率86.8%, 胶合板出板率36.4%; 胶合板合格率95%; 刨花板合格率96%; 纤维板合格率89.5%。合林家具有限公司的 “合林牌”组合家具, 南岔水解厂的 “龙牌” 中密度纤维板, 松江胶合板厂的 “双象牌”胶合板, 香坊木材厂的 “江帆牌”胶合板, 山河屯局的 “七峰山牌”胶合板, 正阳河木材厂的 “正阳牌”刨花板, 友好木材厂的 “八达岭牌”硬质纤维板和苇河林业局的 “雪花牌”硬质纤维板被命名为名牌产品。另外, 金山屯林业局的 “飞泉牌”桦木胶合板, 朗乡局的 “松乡牌”椴木胶合板, 兴隆局的 “俊鹰牌”刨切薄木, 苇河局的 “雪花牌”刨切薄木, 八面通局的 “金象牌”地板块, 五营局的 “丰塔牌” 白桦木筷, 桃山局的 “桃山牌”地板块和牡丹江木材厂的 “东方牌” 的粘胶纤维木浆等8项产品获部优产品。还有23项产品获省优产品。 ☚ (四)木材生产 (六)多种经营 ☛ (五)林产工业 (五)林产工业新中国成立前,贵州没有一个木材加工厂。1955年贵州森林工业局在凯里挂丁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机制材综合加工企业——挂丁制材厂,1956年投产,当年生产机制材9 243立方米。随后,在贵阳、都匀、凯里、铜仁等地建立了木材加工企业。贵州“三板”(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工业起步于70年代,后来有较大的发展。1989年省木材加工厂还从罗马尼亚引进一条板式家具生产线和一条刨切生产线,年产家具3 000套。到1990年,贵州拥有国营木材加工企业10个,职工2 112人。企业的主要设备有大带锯27台,小带锯48台;胶合板设备一套,生产能力2 000立方米;木质纤维板设备2套,生产能力5 500立方米;刨花板设备1套,生产能力5 000立方米。全省每年需要加工的工业用材约30万立方米,产生的边皮、截头、刨花、锯末等约9万立方米。林产工业的发展,为边角废料找到了出路,为间伐的小径木材的利用提供了条件,木材综合利用率由50%提高到60%左右。软木制品、松香、栲胶等林产化工企业也从无到有。1956年在毕节筹建贵州软木厂,次年投产。1957年4月在锦屏县首建林化厂。到1990年,贵州拥有林产化工企业4个,职工347人。拥有松香设备5套,生产能力4 300吨;栲胶设备1套,生产能力1 000吨。 ☚ (四)森林工业 三、特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