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地下水开发利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地下水开发利用

(五)地下水开发利用

1. 发展历程。新疆开发利用地下水历史悠久,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为发展生产、抗御干旱,成功地修建了坎儿井工程,以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1949年后,新疆更加重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机井和坎儿井工程建设。至1995年共有坎儿井1 100余条,总出水量每秒11. 5立方米,年迳流量3. 55亿立方米。现在每年继续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对原有坎儿井进行更新改造,使古老的水利工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通过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在60年代以前主要是打土井,井深20米左右,井水深不到1米。60年代初为解决奇台垦区缺水问题,开始采用人工开挖大口井,用水车提水灌溉。后又学习河南的大锅锥、火箭锥打井技术,井深一般30~40米,单井出水量10~20升/秒,采用链条泵、离心泵提水。继奇台垦区之后,又在天山北麓冲积扇缘和哈密等地表水缺乏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解决用水问题。
1973年北方17省市抗旱打井工作会议后,全区掀起了群众打井热潮,引用内地的大锅锥、火箭锥、猴爬杆、冲抓锥等打井技术,井管多是水泥管或石棉水泥管,井数以每年2千~3千眼的速度递增。1978年由于要求过急,提出一年要打2万眼井,由于技术工作、配套设备都跟不上,致使成井率低,成井质量差。1980年后认真总结以往经验,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巩固、提高、改造的方针,组织技术力量,主攻单井出水量,完善凿井工艺,采用钢管作井管,使单井出水量不断增加,由过去的每小时30~80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30~500立方米,最大的井已达到1 000立方米。至1995年全区共有机电井2.75万眼,配套井2.56万眼,总装机50.56万千瓦,年开采地下水26.86亿立方米。
2.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基本形式

(1)分散开采。这是最普遍的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形式。全区80%的井是这种形式,单井控制面积一般为27公顷。优点是便于群众集资建设,分布面广;缺点是井位分散抽水时间短,设备利用率低,单机效率低。
(2)水源地开采。在地下水丰富地区集中开采,抽出的水量可以就近灌溉,也可输送到下游或蓄入水库调节使用。优点是管理方便,设备利用率高,单机效率高,抽水时间长,在最优地段开采单井年产水量是分散井的4~5倍;缺点是不利于群众集资建设,分布区域受限制。

☚ (四)渠道防渗建设   二、农田水利投入 ☛
000208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