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1.食用菌。 (1)自然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是云南可食野生菌蕈资源最显著的特点。已发现的可食野生菌蕈有672种,占全国858种的78%。全省从东到西,由南至北,不论高山,还是河谷,都分布有可食的菌蕈。其中,牛肝菌科(美味牛肝菌、黑疣牛肝菌、卷边牛肝菌、华丽牛肝菌、小美牛肝菌、红脚牛肝菌)和红菇科(变绿红菇、松乳菇、血红乳菇、多汁乳菇、红汁乳菇)的可食菌蕈在云南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糙皮侧耳更是全省都有分布。此外,最常见的还有荷叶离褶伞、葡萄状枝瑚菌、冠锁瑚菌等,产量也多。 名贵种类多、产量大是云南可食野生菌蕈资源的另一大特点,著名的要数灵芝、虫草、松茸、香菇、木耳、鸡枞、干巴菌、橙黄干巴菌、灰干巴菌、金耳、银耳、竹荪、短裙竹荪、猴头菌、珊瑚状猴头菌、格状猴头菌、羊肚菌、尖顶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印度块菌等。 (2)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大宗出口的食用菌商品仅有干木耳,形成商品的是干香菇。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加工制品油鸡枞罐头。1978年以来,云南出口的食用菌商品大量增加,有木耳、美味干巴菌、粘盖干巴菌、松乳菇、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鸡枞、鸡油菌、裂褶菌、巴卡松口蘑(松茸)、松口蘑、黑虎掌菌、印度块菌等。商品的加工方法有油炸、脱水、盐渍、速冻、制清水罐头等,灵芝已被深加工成“灵芝精”保健食品进入市场。 (3)引种驯化及人工种植。新中国成立前,云南曾进行过侧耳的驯化试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引种驯化成功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木耳、竹荪、侧耳等。1978年以来,又驯化试验成功了斑盖偏耳、裂褶菌、杨柳田头菇、长根奥德蘑等。人工种植生产的食用菌有金耳、香菇、木耳、毛楚、皱木耳、猴头、灵芝、草菇、茯苓、蘑菇、金针菇、毛头鬼伞等。尤其是侧耳种植已遍及全省城镇。食用菌产业已在云南形成。 2.药用菌。云南省药用菌的资源极为丰富,现已开发利用和尚待开发的品种很多。云南药用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分布广泛、产量多。国内驰名的云南“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药材,与野人参、鹿茸并列为中国特产的三大补品之一。云南省虫草主产于德钦、中甸、维西、丽江、大理、贡山、剑川等地海拔3 800~5 100米的雪山雪线附近高山草甸,尤以德钦、中甸、丽江三县所产的质量最佳。60年代初,年产量达60多吨,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加之采集过度,产量逐年锐减,近年来仅产5~8吨。80年代,人工培育研究获得成功,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投入生产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虫草精胶囊”新药已获准字号生产并推向全国市场。云南的天麻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其产量多而质量好,由天麻研制的天麻蜜、天麻补酒已大批量生产,给全国人民的保健作出了贡献。云南省灵芝分布在30多个县,现代研究表明,灵芝不仅对多种疾病有一等疗效,亦可作为保健药品的开发。药用菌金耳在云南省开发已久,人工种植成功后,现已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供食用。茯苓又名云苓,是云南省特有资源,用途极广,既是中药材,又是一种食品。现代研究表明其利尿作用显著,并有抗肿瘤作用。茯苓是制作茯苓糕、饼的主要原料,同时亦是与粥煮食的佳品,《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在中国已有很久的药用历史。猪苓具有利尿作用,其提取物有抗肿瘤的作用,猪苓多糖可增强免疫和抗肝损伤。云南药用菌的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有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3.微生物放线菌资源。放线菌是核酸的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克分子百分比在50以上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用于生产抗生素类药物、酶等,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增加土壤肥力。云南发现的放线菌有30个属,占全世界发表数的1/2。其中链霉菌、游动放线菌、小单胞菌、马杜拉菌、链孢囊菌等属的经济价值较大。云南发现的新属有双孢放线菌属、类链霉菌属、异壁放线菌属。云南并从放线菌开发出卡那霉素、云南霉素等抗生素。放线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内,以原始森林土壤中的种类最丰富。高温放线菌分布限在海拔3 500米左右地区,云南德钦县有分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云南放线菌生态分布及其资源前期开发”,从云南分离的上万株放线菌中,找到12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有开发价值的抗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3种是新结构,对以微生物为主要原料的新医药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微生物农产品加工。云南由于具有特殊、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各类微生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繁衍条件,是进行微生物资源开发的良好场所。通过微生物转化作用生产单细胞蛋白,为寻找食用和饲用蛋白的来源开辟了新途径。云南省微生物所利用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作饲料,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用微生物资源进行食品开发,已有多项成果。如普洱茶的人工发酵、制作无霉宣威火腿等,设计人工接种发酵工艺,使传统名特优产品风味更佳。 ☚ (一)昆虫资源 第五节 农村能源与农业环境 ☛
(二)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害虫的另一天敌,病原微生物,包括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河南省分布较广、利用较多的主要有病原真菌中2纲3种,病原细菌中1科2种,病毒中1科7种和原生动物中1科1种。这些病原微生物,寄生主要害虫200余种,常用的有苏芸金杆菌、球孢白僵菌、蚜霉菌、多角体病毒等(详见表1-4-12)。
表1-4-12 几种与昆虫有关的病原微生物 种类 | 微生物种名 | 寄生害虫种类 | 已知分布 | 真菌 | 蚜虫霉 球孢白僵菌 绿僵菌 | 棉蚜虫、麦长管蚜、飞虱 玉米螟、 稻纵卷叶螟、稻苍虫 玉米螟、蛴螬、粘虫 | 郑州、新乡、安阳 全省 郑州、兰考、灵宝 | 细菌 | 苏芸金杆菌 天门变科 | 稻纵卷叶螟、 稻苞虫、 玉米螟、 棉铃虫、 菜青虫、 烟青虫、 稻纵卷叶螟、 稻苞虫、 粘虫 | 全省 | 病毒 |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苹果尺蠖多角体病毒 木撩尺蠖多角体病毒 黄刺蛾多角体病毒 粘虫痘病毒 | 棉铃虫 苹果尺蠖 木撩尺蠖 黄刺蛾 粘虫 | 民权 汝州 汝州 潢川 黄河以南 |
7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省加强了生物防治,投资350万元,在南阳、新乡、洛阳、商丘等地建立10个机械化生产苏芸金杆菌、白僵菌的工厂,另有180多个县、乡土法生产,年防治农业害虫300万公顷,对玉米螟、稻苞虫、烟青虫、菜青虫、稻纵卷叶螟等30多种肉体虫的防效均在85%以上。 ☚ (一)昆虫资源 第五节 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 ☛
(二)微生物资源 (二)微生物资源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特别丰富。目前已广泛应用的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中许多不同的菌种。农业上应用的细菌主要有固氮菌,根瘤菌,杀虫菌(B. T),乳酸菌;放线菌主要是抗生菌,如井冈霉素产生菌和“5406”抗生菌;酵母菌有用于酿造的酒精酵母和啤酒酵母、饲料蛋白酵母和发酵面包的主食酵母;霉菌亦称丝状真菌,应用较多的有淀粉糖化的根霉和曲霉,发酵豆制品的米曲霉、黄曲霉、豆腐毛霉,杀虫真菌白僵菌,产生赤霉素(920)的赤霉菌,生产柠檬酸的黑曲霉,食用菌和药用菌多为丝菌的伞状真菌。 广东微生物的研究应用发展比较快,许多方面都在全国的前列。如味精工业,广东年产量达2 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七·五”期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江门单细胞蛋白生产基地;近年来,大面积推广使用耐氨固氮菌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食用菌在出口创汇和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方面都占有日益重要的位置,已经展示了本省微生物应用的美好前景。 1. 主要种类及利用。本省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品种多,内容广。主要涉及到食用菌,药用菌,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农产品加工等五个方面。 (1) 食用菌。广东发展食用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许多城乡创汇致富的实业。主要品种有香菇、木耳、草菇、蘑菇、平菇和金针菇等。 香菇、木耳一直是本省传统的出口山珍,粤北花菇在香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近十年来,推广了香菇木耳袋栽新技术,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韶关、清远、肇庆、河源、惠州和梅州等市的一些山区县,仍是香菇、木耳的主要产区。据估计,仅香菇年产量就超千吨。 广东草菇生产有“三多”特点: 一是多利用废棉室内常年栽种;二是多集中在大中小城市郊区发展,以鲜菇供应市场;三是多在深圳,宝安、东莞、惠州等沿海地区设场栽培,鲜菇直接出口香港。 广东又是蘑菇栽培的老区,在高州建有出口生产基地。目前,蘑菇和平菇一样,各地常以季节性栽培供应市场。金针菇被视为益智菇,又有抗癌作用。广州、深圳等地有室内栽培,但规模、产量有限。另外一些名贵食用菌,如竹荪也有试验栽种。 (2) 药用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百种菌类直接作药用。但人工栽培利用的品种并不多,本省主要有香菇、木耳、灵芝、茯苓、虫草、猴头、安络痛等几种。 香菇、木耳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是滋补强身益寿的保健食品,香菇还有抗癌作用。灵芝有温补、健脑、消炎、利水、益胃功效,并有抗癌肿作用,除人工培养和深层发酵外,野生灵芝于粤北林区里常有采集。茯苓有安神滋补,利尿、化湿和抗癌作用,本省西部、北部为主要产区,由于需求量较大,常是紧俏商品。冬虫夏草俗称虫草,是温和性滋补强壮药,并有镇静、抗疲劳、抗癌肿功效,目前主要来源靠人工培养。猴头菌制成的猴头片,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癌肿有一定疗效,目前封开县大量栽培。安络痛是安络小皮伞制成的成品药,对神经型痛症和跌打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已有固体培养和工业生产。 (3) 微生物肥料。许多微生物具有提高土壤活性和肥力,对植物直接根际营养和共生营养的作用。通过研制和施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可提高肥效,改善植物营养,增加作物的产量,微生物肥料,俗称菌肥。 菌肥微生物种类较多,有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有机无机磷细菌、解钾细菌和抗生菌等。菌肥种类有单一菌肥,复合菌肥,有机无机复合菌肥。广东省推广使用的主要品种有: 广东微生物所研制在水稻上应用的耐氨固氮菌肥,梅州市微生物所生产的柱花草根瘤菌剂,是种植牧草柱花草的接种剂。广东天生肥力高联合有限公司推出的生物固氮组合菌剂“天生牌肥力高”,适用于多种作物。黄埔开发区生产推出的“百康肥”,为有机无机复合菌肥,对多种作物适用。 (4)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属于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本省作为商品使用的品种有:苏芸金杆菌类杀虫剂(即B·T菌),用于防治稻苞虫、稻纵卷叶螟、菜青虫、玉米螟、小菜蛾、茶毛虫和烟青虫等害虫。揭阳农药厂、龙川化工厂、广州市微生物所和清远市微生物厂有生产。白僵菌是一种真菌杀虫剂,对松毛虫和玉米螟有显著防效。高州县、郁南县白僵菌厂有生产。爱比菌素是一种新的杀螨杀虫素,对红蜘蛛、锈蜘蛛、小菜蛾、潜叶蝇等有特效。华南农大植保系、广东农科院植保所有引进推广。 井冈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农用抗生素,是目前产销量最大的一种生物农药。主要厂家有揭阳农药厂、兴宁农药厂、广州从化农药厂、四会农药厂等。 赤霉素(即920)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有刺激植物生长、保鲜、增产作用,杂优水稻制种必备之药,兴宁农药厂有出产。 (5)微生物加工农产品。本省微生物加工农产品种类较多,主要介绍以下四类: ❶木薯淀粉深加工:应用有关微生物产生的淀粉酶水解淀粉制葡萄糖;淀粉经糖化,然后再利用各种微生物发酵制取各种产品。如味精、酒精、醋酸、乳酸、丙酮、丁醇、柠檬酸、生物农药和各种抗生素产品。本省主要的工厂有葡萄糖厂、味精厂、酒精厂、溶剂厂、柠檬酸厂、生物农药厂和抗生素药厂等。
❷豆类深加工:以大豆、豆饼、麦麸等原料利用各种霉菌发酵制豆豉、酱油和酱品;豆腐“上霉”制腐乳。全省各地都有传统的豆类食品加工厂。
❸大米酿酒:本省各地的酒厂,多以大米作原料,用酒曲发酵大米饭酿制各种米酒产品。如广东米酒、石湾米酒、九江双蒸酒等。
❹农产品废下料再利用:利用糖厂的废糖蜜发酵生产酵母和白地霉的多种产品;利用粉渣、豆渣、浆水等培养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利用木屑、稻草、蔗渣、棉子壳等栽培香菇、木耳、草菇、猴头菇等食用菌。 2.利用评价和开发潜力。随着国内外微生物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遗传工程的发展应用,必将给这一科学领域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将是前程无量。 广东农业微生物资源可开发利用的品种和内容远远不限于目前的水平。据记载,细菌有200多个属,被利用较多的不过10多个属。放线菌31个属,被利用的只集中在链霉菌等少数几个属。酵母菌有43个属,仅有三分之一被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投入生产应用的更少。据报道,目前已发现的抗生素有2 500多种,常用的不足100种,又如食用菌药用菌有360多种,栽培利用的仅仅还是少数。作为商品生产应用的微生物肥料和农药的品种仅少数几种。今后,应该不断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 (一)昆虫资源 第六节 农业能源与农业环境 ☛ 00011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