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民技术普及和技术培训
50年代初,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主要是采取田间现场指导,组织参观,办夜校,田间带徒弟等直观方式进行的。当时推广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新式马拉农具”、“一埯双株抓把粪”等技术。到1954年,全省共培训农民技术能手23 786人,其中能够独立掌握新式农具操作技术的有4 857人。
70年代,全省建立四级农科网,利用试验田、种子田和高产田,开展样板示范活动,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
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农业技术培训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重视。农业技术普及和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大、小队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变成了千家万户,这里面不仅有种田“老把式”,还有许多“科盲”甚至不会种田的人。因此,普及和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主推的农业新技术,还需要有传统农业技术和简单的农业知识。普及和培训的方式也都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有集中讲课、巡回讲课,有线广播、现场参观、小型展览、农民夜校、田间指导、技术咨询、印发技术资料等,一般都是推广什么技术,就宣传普及什么技术要领和要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讲什么技术。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民商品意识的逐步增强,农业技术普及和培训手段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普及和培训的内容也由重点是粮食作物生产技术,相应增加了蔬菜、瓜果、果树、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技术,并增加了录放音、录放像、电影和幻灯等现代化的宣传普及手段。为了搞好迎季技术指导,许多乡站还设置了板报和画廊等,以简便易懂的方式,宣传农业技术。同时,宣传普及农业技术范围,开始逐渐地向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文化技术素质低偏僻落后地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