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农业科普活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农业科普活动

(二) 农业科普活动

天津市的农业科普活动围绕着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科普活动进入新阶段,全市组织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多种科普活动。
1.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竞赛活动。从1988年以来,每年开展一次“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竞赛活动。为更好地推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由市农委、市科协、市文明办等部门组建了市农村“讲比活动”指导小组,区县、乡镇、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参赛人员每年均在百万人以上,1991年曾达到170多万人。“讲比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竞赛、技术培训、科普集市、科普展览、科普橱窗;组织科普报告、技术承包、现场观摩;印发科普资料和科技明白纸;放映科技影像;兴办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向参赛人员和广大农民宣传科学知识,普及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1992年起,在竞赛内容中增添了“创建科普文明乡镇、村”的内容。1995年又纳入小康村建设,并在农户中开展评选种养状元活动。为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开展,各区县、乡镇、村每年进行总结表彰,全市每两年一次总结、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仅据1988—1993年不完全统计,共评选表彰先进集体191个,先进个人399个。
“讲比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农村各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了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自觉性,推动了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干部、群众技术素质和致富本领,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了奉献精神和热爱集体的优良风尚,促进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向全程服务转化,更好地发挥普及技术,繁荣经济的作用。据测算,“讲比活动”中推广科研成果、实用技术所增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均在2亿元左右。
2.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天津农村技术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培训阵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开展干部、农民、乡村企业职工的科技培训活动。仅据1988—1995年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达3 600期左右,年平均培训28万~29万人次左右。其主要做法是:
(1)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培训中,市、区县都创造出许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好做法、好经验。如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 广播宣传与印发资料相结合; 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 把传授书本知识与总结当地先进经验相结合; 长训班与短训班 (或一事一训) 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由常规技术向高新技术方面转化,在手段上发挥“两校一基地” 作用。地培训班类型上有专业培训、重点培训、干部专训、定期集训、专业户和科技户培训、农民普训、夜校科技辅导员培训等。
(2)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在培训工作中,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人、因岗、因需施教。侧重种植业、养殖业和新品种应用推广等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市场经济理论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
(3)完善培训手段。为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了基础性工作,基本上做到了 “三有、四定、五落实” (三有即有教育阵地、实验基地、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项目; 四定即定计划、制度、内容、时间; 五落实即落实组织、经费、教材、生源和教师)。同时,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内选外聘教师,并注意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传授、指导、示范作用,组建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培训中还以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后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辟科普知识宣传栏,编发培训资料,开展 “科技赶集”、“科技咨询”、“科技下乡”、“科技周”、“科技展览”等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传授实用技术知识,传递科技信息,介绍科技成果,形成“培训、推广、服务” 一条龙。
3.举办 “科技周” 活动。从1987年开始,天津市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周”活动,已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特点:
(1)将科技周活动列为每年为城乡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纳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计划和工作要点。科技周活动已经成为政府行为,每届科技周都是以市委和市政府的名义主办,许多领导同志带头参加科技周活动,形成了市里统一指挥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各级科协具体组织承办的格局。
(2)结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每年的科技周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分级设计重点活动,并把科技周活动的重点放在基层,注重科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主题确定、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 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重点推动相结合,经常性的科普工作和集中性的科技周活动相结合。
(3)发挥科普工作网络作用,搞好协调配合,发动全市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科技周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普资源,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干部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需求。在活动中,各级科协系统继续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各区县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做好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科普工作,形成合力,不断推动科技周和群众性科普工作向高度和深度发展。
(4)发挥大众媒介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科技周活动宣传工作。科技周活动中各新闻单位是开展科普宣传的重要渠道。交通、城建、铁路、航空、文化、商业、服务业等窗口单位积极参与,采取了组织科普集市、科普一条街、专业技术培训、科普音像图画宣传等形式,还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工厂、农村、街道举办科技咨询服务活动。活动内容坚持讲求实效、因地因时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先进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和共同富裕道路,特别是在推广种植、养殖、优种和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成效更为明显。如1990年第四届科技周期间,正是天津市水稻稻飞虱突发危害期,科研部门、科技人员立即投入防治工作,有关农业专家编著和发放防治稻飞虱技术书籍和资料,深入现场咨询、指导防治,还利用电视、广播普及防治技术,使水稻获得丰收。
(5)科技周活动的影响日益广泛,参加人数逐渐增加。由于科技周活动深入发展,使这一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每年全市参与活动并受到科普教育的干部群众逐年增加,到1994年第八届科技周,参加人数已达700多万人次,其中蓟县达64万人次,占全县人口的85.3%,大港区有88%的人口参与活动。1994年9月全国政协科技委组织有关专家专门视察了天津科普工作和科技周活动。全国城市科技 (科普)周联合行动开幕式与天津市第八届科技周开幕式一并举行,标志着天津市科普工作和科技周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4.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天津市科普宣传活动已从过去单纯地宣传普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展成为与生产紧密结合,推广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为主的科学普及活动,如天津市“金桥工程”(在科技和生产部门之间架起桥梁)是1994年开始实施的,两年来实施的64项 “金桥工程” 项目均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中国科协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在宣传形式上由举办科普报告会、印发科普资料发展到组织科技培训、科普集市、科技考察、现场观摩、举办科技广播、科普展览、科技咨询以及放映科技电影、录像等多种形式。科普集市已成为天津市农村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实用技术的主要形式,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运用这一阵地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先进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举办科普集市均在千次以上,传授面在百万人以上。印发科普资料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又一种好形式,各级科协、农技部门也都把编发科普报刊、科普资料和科技明白纸当成宣传科普、推广实用技术的主要手段,有些区县科协、农枝协编辑出版了定期或不定期的科技报刊,市科协编印了“农村科普”月刊和组织津、冀近40名农业专家、科技人员精心撰编的12本、200多万字的《农村科技致富技术问答丛书》,在宣传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和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做出了显著贡献。

☚ (一) 农业科普组织   第四节 农业及农村教育 ☛
000110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