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调整布局,拓展生产领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调整布局,拓展生产领域

(三)调整布局,拓展生产领域

1.建设商品鱼集中产区。1978年, 在国家水产总局的帮助指导下, 开始进行水产养殖商品鱼基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 1986年又着手开展商品鱼集中产区的建设与生产。到1995年, 全省已建成产鱼万吨的县6个 (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绥化市、肇东市、密山市、海伦市), 产鱼5 000吨以上的县 (市、区) 10个 (齐齐哈市郊区、安达市、哈尔滨市郊区、泰来县、富裕县、富锦市、双城市、五常市、巴彦县、庆安县)、产鱼3 000吨以上的县 (市、区) 13个 (阿城市、大庆市、呼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林甸县、桦川县、通河县、兰西县、尚志市、绥棱县、宁安市、龙江县、虎林县)。这29个县 (市、区) 合计产鱼18万多吨, 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71.17%, 其中养殖产量15万多吨, 占全省养殖产量的74.74%, 成为全省大幅度提高鱼产量和增加城乡商品鱼供应的强有力支柱。
2.搞好鱼种基地建设。为了解决黑龙江省养鱼生产的基础——鱼种严重不足和长期依赖外省调入的问题, 省政府决定由省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 建设乡村鱼种基地, 发展鱼种生产。1984年, 全省鱼种实现了自给。1990年, 全省共建成鱼种基地场700多个,投产鱼池5 760公顷, 其中鱼种池4 333公顷,越冬池1 426公顷, 占全省育种面积的74%。到1995年, 建成鱼种基地场800多个, 投产鱼池6 693公顷,其中鱼种池5 000公顷, 越冬池1 639公顷, 占全省育种面积的76.3%。从此, 黑龙江省的鱼种基地布局, 形成了以乡村鱼种基地场为主体, 国营、集体、个体相结合的鱼种生产供应体系, 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商品鱼生产的迅速发展。
3.保护水产资源。1979年2月, 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并要求各省根据此《条例》和本省的具体情况, 作出相应的规定, 黑龙江省政府对1972年发布的《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实施细则》进行修改补充,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后, 于1982年4月作为黑龙江省第一个较完备的地方性渔业法规《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予以公布实施。1986年1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各项渔业法规的确立与执行, 使黑龙江省水产资源得以保护和涵养。1990年, 全省水产品捕捞产量达47 940吨, 1995年增加到52 212吨, 比1979年的8 766吨,增加5倍, 比1990年增长8.9%。
4.开拓养鱼生产新领域。自1984年绥化市稻田养鱼获得成功以来, 稻田养鱼以其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综合效益高等显著特点, 在广大稻田区得到迅速推广。随着稻田养鱼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亩产25公斤 (公顷产375公斤) 鱼和 “千斤稻百斤鱼”(指每亩产量) 的典型不断涌现。绥化市稻田养鱼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稻田养鱼面积由1990年的3 355公顷增加到1995年1万多公顷, 增长1.98倍。稻田养鱼666.7公顷 (万亩) 乡由1990年的2个增加到4个。1990年10月, 农业部领导同志在全国第二次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议上对黑龙江省开发稻田养鱼给予高度评价: “希望将黑龙江省绥化市稻田养鱼的热潮引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水田”。各地农民在对稻田养鱼效益提高认识同时, 发展了稻田养鱼生产。全省稻田养鱼面积以超常速度增长, 1990年为8 118公顷, 到1995年达11.3万公顷, 比1990年增长12.9倍, 年均递增69.3%。其中 “垄稻沟鱼” 和 “鱼稻菌” 面积分别达到5 333公顷和800公顷, 稻田养鱼产量1.6万吨, 增产水稻4.2万吨, 鱼稻两项纯收入超亿元。绥棱县 “鱼稻鸭” 立体综合养殖面积达到1 066.7公顷。

☚ (二)明确发展水产业的指导思想,促进渔业生产全面发展   (四)改革水产品流通体制,放开水产品价格 ☛
000073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