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德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德说中国古代的艺术伦理观。最早见于《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易·大畜·象传》:“君子以懿文德”,《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些都是指文德教化,似与文学艺术无密切联系。东汉王充在《论衡·佚文》中提出“繁文丽辞,无文德之操为文”,认为文章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言过其实的“繁文丽辞”,是没有文德的表现,反对当时追求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也论文德,说“文之为德也大矣”,则指文章的功能和作用而说的。《魏书·文苑传》记载北齐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于遗行,温子升彬彬有德素”,则是强调作者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问题。在《文史通义》内篇二《文德》中,章学诚专门论术了文德问题。章学诚谈文德,其含义不同于上述诸家。是指文学创作在创作和批评时应有的道德心态。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凡为古文辞,必敬以恕”。敬是创作者应有的态度,恕是批评家应有的态度。敬不限于修德,也包括养气工夫在内,其根本点是“修辞立其诚”(《与朱少白论文》)。“主敬则心平而气有所摄,自能从容变化以合度也”,这就是《中庸》中所提倡的“从容中道”之说,文质彬彬,不要过与不及。恕谓“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既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无原则宽容,要设身处地的知古人之世,深切体会古人“身之所处,固有荣辱、隐显、屈伸、忧乐之不齐”,然后能对作家作品作出中肯的论断。章学诚想以敬恕纠正桐城派和“随园”派的空虚无实之弊,但未起到理想的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