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公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公学zhong guo gong xueChina College (1906~1949) 中国公学清末革命党人创办的学校。为收容因抗议日本政府文部省公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归国的中国留日学生,留学生姚宏业、孙镜清等创办于上海。清两江总督端方在舆论压力下,每月拨银一千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由王抟沙(敬芳)主持。革命党人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共招收学生三百十八人。于光绪三十二年初(1906年2月)正式开学。后经费不济,在各方呼吁下,清政府于次年拨给公地百余亩兴建校舍,大清银行借助十万元,公学得以建成。该校数十年间,几经波折,终被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勒令逐年结束”。 中国公学 中国公学清末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1905年由于日本对中国留学生入学实行严加限制,3000学生返回上海。为不使这批学生失学,留学生曾宏业、孙镜清等多方奔走,终于在北四川路筹办了中国公学,次年2月正式开学。革命党人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共招学生380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后由于经费无着,曾宏业投黄浦江自尽,激起社会人士的关注。在大清银行和浙、鄂、川、赣等省的补助下得以建成。中华民国成立后得到了孙中山和黄兴的扶持。1915年,梁永超任董事长。1917年停办。1919年恢复,设商科及中学。1921年张东荪任教务长,成为研究系阵地。1932年上海抗战时校舍被毁停办。1933年重租校舍,由熊克武任校长,重新开学。后被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勒令停办。 ☚ 《中国日报》(台湾) 中国民主同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