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

1949年10月,宁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省建设厅内设立合作科,统管全省合作事业。1950年,省人民政府撤销建设厅合作科,成立宁夏省合作事业管理局。并派5个干部赴盐池县老区配合土地改革,恢复老区5个合作社,在盐池县六区(新区)由群众集股,又成立了一个消费合作社。银川市二区、宁朔县瞿靖堡、永宁县李俊堡和陶乐县也各成立一个合作社或生产合作社。根据全国合作会议精神,边成立边整改。在整改中,又成立一批合作社,同期还成立了一部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年底全省有各种合作社36个。1952年,根据“重点建社”的方针,配合上地改革,为迅速恢复生产,解决失业工人的生活问题,在城镇先后又建立起织布社、麻袋社、铁业社、木业社、造纸社、麻绳社、食品加工厂、纺织加工厂、纸烟厂等。截至1952年6月,全省共有基层合作社81个,分销店18个。
1953年,我国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完成国家粮食收购任务,基层合作社加强了民主管理,巩固发展了合作社组织,整顿了业务,进一步树立了合作社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年内,银川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属铁业、木业、造纸、制鞋、缝纫、石印、染织、麻绳、纺织等9个生产合作社从供销社划出,单独成立银川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1954年宁夏与甘肃省合并,当时宁夏全省有各种合作社及零售门市部272个,分销店83个,代购代销店6个。1955年,社会主义改造深入进行,供销合作社已占领农村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1958年,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基层供销社归县商业局领导,其体制由集体所有制变为全民所有制,由民办转为“官办”的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不复存在。1962年,宁夏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恢复全自治区各级供销合作社,其体制由全民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年底,全自治区共有供销社187个,其中按集镇设置的18个,按人民公社设置的169个。各基层供销社下设零售门市部、分销店658个,代购、代销店93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第二次合并。其体制又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基层供销社的名称多改为“商店”,有的叫“购销站”,有的叫“人民公社购销服务部”。1970年,自治区商业厅决定,将所属农村基层“商店”、“购销站”等统一改称基层供销合作社。1971年,学习河北省万全县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山西省左权县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市场的“经验”,于1973年建立了三结合的“贫管委员会”和“贫管小组”。贫管组织一出现,即宣布“贫下中农管理一切”。从此,国营基层供销合作社的一切工作都由进驻的“贫管”代表研究决定。但“贫管”代表多不识字,又不懂商业经营,更谈不上管理,有的代表自动退出,“贫管”组织很快解体。1976年,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社再度分家,自治区各基层供销合作社再度建立,划归各县(市)供销社领导,其体制又由全民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1985年,全自治区有基层供销社229个,其中以乡建的社225个。这种以行政区划建社,不适应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1986年,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决定对基层供销社进行调整。调整原则是:有利于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结合小城镇建设,有利于组织新联合体,有利于基层供销合作社本身的经营管理;本着以商品合理流向为基础,以农村小集镇为依托,方便群众,加强综合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按经济区调整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设置。经过调整,年底全自治区有基层供销社208个,基层社下设网点有农副产品购销点258个,批发部门5个,零售门市部888个,分销店377个,代购代销店605个。
1990年,基层社和下属集镇经营网点加强了建设,扩大了经营面积,划细了专业店、组,增加了商品花色品种,向适度规模发展。到1993年,全自治区有基层社203个,下属收购站点241个,批发部门17个,零售门市部1 244个,分销店337个,代购代销店236个。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基层合作社   二、信用合作 ☛
000290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