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过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过程

(三)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过程

广东有华侨、华裔2000万人,占全国华侨、华裔总数的70%,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74个国家和地区;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占港澳地区人数的80%。他们关心家乡的建设,各种人才众多,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潜在的世界范围的经济信息网络、人才技术网络和商品销售网络。而且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外事联系和贸易往来,大多经过香港和广州。这就给水陆交通方便、投资环境优越的珠江三角洲和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以及部分沿海地区的乡镇带来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乡镇企业充分利用这一特有的地缘人缘优势,运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使外向型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以年递增30%以上的速度向前发展。
广东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80年代初“铺摊子,打基础”阶段,主要是引进港商开展比较简单的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业务,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设备较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二是80年代中期,为转入“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的发展阶段。1984年,全省乡镇企业对外签订各类合同并已投产的就有5 266宗,仅工缴费收入15 403万美元,比1982年工缴费收入5 981万美元,增长1. 6倍,占全省对外加工、装配工缴费收入六成以上,成为广东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佛山、汕头、广州、深圳、珠海、惠阳、江门等地、市的乡镇企业“三来一补”业务越来越兴旺,逐步出现了大项目增多,引进先进设备增多的可喜局面。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肇庆、梅州、湛江、韶关等地、市乡镇企业引进外资也迈开了步子。1986年,肇庆地区乡镇企业与外商签订合同并已投产的有134宗,工缴费收入138万美元,比1985年增长138%。三是进入80年代后期,即转向“高技术、高效益、高创汇”的三高水平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发展了一批生产空调机、电冰箱、可视电话、镭射磁碟、精细化工、生化制药等等的较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并开始走上了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同时,“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积极向山区、边远地区“辐射”和转移。部分山区、边远地区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山区价低、电力足、地租便宜、税电优惠、以及山区劳力资源丰富、吃苦耐劳、信誉良好等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外资,如梅州市乡镇企业1991年一年就引进外资1200多万美元,引进设备300多台(套),创外汇5444. 32万美元,比1990年增长78.31%。

☚ (二)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
000121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