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凉州词[1]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凉州词[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1]《凉州词》为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风光和边防将士的征战、思乡。王之涣这一首,用古题,也写传统题材,但歌词的格调大大提高,亦题作《出塞》。当时文人多写乐府词,由歌坊传唱。《集异记》载旗亭画壁故事: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旗亭(酒楼)赌酒,以歌妓唱何人之诗多为胜。结果,唱王昌龄诗二、高适一,最美者则唱王之涣此词。这个故事说明此词在当时已是广为传唱的名篇。
 [2]“黄河”二句:黄河,一本作“黄沙”。远上,一本作“直上”。视角由近而远,黄河远远地从白云间流来,形容黄河上游地势之高。孤城,指凉州。万仞,形容山高;古时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一片,犹言一角。山高万仞,从下面望高山中的城,望不见整座城市,只能望见其中一片。
 [3]“羌笛”二句:羌笛,笛子原是西北地区羌族的乐器,故称。杨柳,北朝乐府《横吹曲辞》有《折杨柳歌辞》或《折杨柳曲》,是一支折柳送别的歌曲,内容写行客之愁,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收横笛,愁杀行客儿。”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北,是当时西北边境的重要关塞。“春风”一本作“春光”。二句说,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杨柳曲》来抒发哀愁,因为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哪里会有青青的杨柳呢。
 
 首联写出西北边疆雄阔苍凉的景色,远上白云间的黄河和万仞高山中的孤城,写得神思飞跃,气象开阔,雄浑的画面含蕴着苦寒孤凉的意象,与戍边者的心境相统一。下联转写哀愁的羌笛和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表达长期戍边战士的别愁离怨。关塞当然也有春风,所以这样写,明·杨慎《升庵诗话》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关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夸张,既突出边塞的荒凉苦寒,也以“春风”暗示皇帝的恩泽,隐喻当政者对戍边将士漠不关心。诗深沉含蓄,情调苍凉悲壮,是典型的盛唐之音。全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四句句句是名句,以其深厚的意境被历代广泛引用。

古典文学作品《凉州词[1]》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凉州词[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凉州词》与王之涣的同题歌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同为盛唐边塞诗的名篇,历代传诵。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进士,曾任秘书正字、驾部员外郎,恃才不羁,冶游好饮,贬道州司马,卒于贬所。《全唐诗》仅录存其诗十余首。
 [2]“葡萄”二句:用葡萄酿造的美酒,西域的特产。夜光杯: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清杯,由白玉制成,光明夜照。”后泛称以西域上等玉石精制的酒杯。琵琶,弹奏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时经西域传入中国。军中奏琵琶,乐手常在马上。欲饮,指开宴时。催,历来解释分歧,或说催饮,或说催征,或说是弹奏急促之意。兹取第一说,即乐手在马上弹起琵琶助兴,催将士们举杯痛饮。
 
 这首诗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场景:将士们战罢归来,军营中欢庆饮宴,葡萄美酒,夜光玉杯,都是西域名产,开宴时琵琶手在马上弹起琵琶助兴,唱歌催饮,表现了浓郁的西北边塞色彩和欢乐的军营气氛。后两句是祝酒辞:醉卧沙场,请君勿见笑,自古以来出征将士有几人能回来呢? 气势豪放,于谐谑中显示出开朗、旷达的气概。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不同于沈氏见解,他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也说:“意在及时行乐,为将士解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