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虎平西前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虎平西前传》

五虎平西前传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异说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前传》,一名《狄青演义》。十四卷一百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嘉庆六年(1801)。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六年(1801)坊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嘉庆十年(1805)敬业堂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嘉庆十六年(1811)聚锦堂刊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十六年(1836)宝华顺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道光十六年(1836)翠筠山房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清三让协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光绪五年(1879)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聚锦堂刊本,1993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古本通俗小说”排印清道光十六年(1836)坊刊本,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英雄传奇小说》丛书”排印聚锦堂刊本。

北宋仁宗之时,杨宗保已战死疆场,开山虎狄青继任元帅,与扒山虎张忠、离山虎李义、飞山虎刘庆、笑面虎石玉五员虎将共镇三关,帐下还有二位英雄,乃焦赞之后焦廷贵、孟良之后孟定国,多是情同意合。当时庞洪乃仁宗国丈,曾殿试比武,其婿王天化死于狄青刀下,故怀恨在心,因畏惧包公,不敢相害。适逢包公奉旨陕西赈饥,庞洪便怂恿仁宗妄开边衅,命狄青等五虎将征讨西辽,取西辽国宝珍珠烈火旗来献,以便从中陷害。另外又使其婿兵部尚书孙秀代守三关。

狄青领兵出关,行军途中到了火叉岗,先锋焦廷贵不向西北而去,却从东北而行,引错了路,误入单单国,杀其安平关守将秃天龙。狄青知错修书赔罪,其弟秃天虎不允,便连伤四将,占夺三关。单单国王唤八宝公主出战。这公主名唤双阳,因貌美超群,又名赛花公主;由庐山圣母收为徒弟,赠她八件法宝,更名八宝公主。公主出战,先擒了张忠、李义,又捉了焦廷贵。狄青出马,公主见其丰姿飘逸,颇有怜惜之意,自思且捉了他再说。狄青果然兵败被擒,无奈接受公主逼亲,被单单国招赘为驸马。成亲之后,夫妻恩爱。被擒五将难回中原,单单国三关无主,狄青请公主说与狼主,任五将为三关总兵,且命刘庆去汴京探听消息。

且说庞洪、孙秀闻讯大悦,谓征剿别国已有欺君之罪,又降敌招亲,其罪更大,便上奏仁宗。仁宗碍着狄太后之命,降旨将狄青之母暂监天牢,且命狄青戴罪征讨西辽。狄青闻讯,心如刀刺,叫刘庆知照各关兄弟,诓回盔甲刀马,以打猎为名,设

清嘉庆十六年(1811)聚锦堂刊本《五虎平西前传》扉页书影

清嘉庆十六年(1811)聚锦堂刊本《五虎平西前传》正文书影

计欲逃出单单国。公主得知,追兵赶来,狄青倾诉委曲之情,表明待平定西辽、救母出牢之后,再来与公主相聚,白头偕老。公主感其情义,醒悟其为忠为孝之言,助以兵将粮饷。又令番女通知各关放行,休得阻拦,夫妻洒泪而别。狄青到了前三关,会合众将,任孟定国为先锋,出三关征西辽而去。

狄青初征辽国连连胜利,狼主差驸马黑利来拒宋兵,被狄青斩于马下。后遇西辽板天将军星星罗海,战一阵、败一阵,被困于白鹤关中,危在旦夕,遂修书往单单国求救。双阳公主得知狄青危急,提兵来救,斩了星星罗海,解了白鹤关之围,然后自归单单国。狄青即致书狼主,令其纳降献旗。西辽飞龙公主为报其夫黑利被杀之仇,诈降。狼主差丞相度罗空以假珍珠旗及四大官箱金珠彩绸献与宋朝。公主则扮为小军,随宋军回朝混入东京。

狄青回朝,献上珍珠旗,这旗没一人见过,众人谁也不能辨得真假。再过数日,降旨封狄青为平西王,建造平西王府,迎母亲回府,狄母也与太后相见,合府喜从天降。飞龙公主到了汴京,打探到庞太师与狄青作对,说有机密事求见庞洪。两人勾结,以公主冒充庞党户部尚书杨滔次女凤娇,并假仁宗之手,赐婚狄青为侧室。狄青得知,固辞不成,勉强成婚。婚后七八日不入新房,丫环一一禀知太太。太太一手扯着孩儿,一手挽着娇媳,拽进新房中。飞龙公主频频劝酒,狄青假装酒醉,斜倚着座椅,装着睡熟。飞龙连呼数声不应,举剑斫去,反被狄青所杀。庞洪唆使杨滔状告狄青,仁宗不能断,经包公审理,终于真相大白。仁宗徇庞妃之情,并未查办庞洪,杨滔也得恩赦,官复旧职。另派张忠将飞龙公主骨殖送还辽邦。

西辽狼主闻飞龙公主凶信,又派奸细秃狼牙入宋,贿赂庞洪,使其告发狄青取回的乃是假珍珠旗。说真旗留传已有一百八十五载,颜色已旧;假的虽然款式一样,但颜色鲜明,针线簇新,故狄青犯有欺君之罪。仁宗大怒,命绑狄青于午门斩首。得狄太后营救,方免去死罪,发配游龙驿。庞洪下书令驿丞王正加害狄青,一月之中连下书十三封,王正不肯下手,自愿挂冠遁迹,这夜备下酒宴请狄青,告以实情。狄青不想连累驿丞,吞老祖灵丹诈死埋名,于天王庙中暂且隐避,瞒过众人,只狄青之母及四虎将知此事。

西辽闻狄青死讯,又来侵犯,无人抵敌,杀至三关,边境频频告急,朝中武将都年老力衰,不堪迎敌。众文武推着庞洪,岂知他一连议了三天,还议不出一个定国安邦的良将。包公夜访天王庙,见狄青,以退兵保国劝慰之。狄青回朝,四下传说包大人救活了狄千岁,异常高兴。仁宗复命狄青解三关之危。狄青再次奉命征西辽,交战之中,狄青受重伤,再往单单国请来双阳公主,破了花山老道,终于取胜,也获得真正的珍珠旗。狄青令人将旗置于炉火内相验,但见火不沾旗,烟不冲起,炙了一刻,火不能焚,其旗如旧,不损分毫,尚有分水定风之妙。狄青出榜安民,分五队拔寨起行,并带回人证秃狼牙,证实庞洪暗通西辽、藏匿赃物、悖逆欺君。由包公审断,将庞洪、孙秀处以死罪,赐庞妃自尽。

且说单单国王接朝廷旨意,召宣双阳公主,便命大臣、宫娥等护公主前行。狄青得知,令焦、孟二将带了几名家将出关迎接,一家骨肉团圆,荣归故里。


五虎平西前传 - 通俗小说鉴赏 - 可可诗词网

五虎平西前传

 不题撰人。十四卷一百二十回。清代中期以后的作品。现存最早的是嘉庆辛酉 (1801) 坊刊本,题作“新锓异说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嘉庆辛未 (1811) 聚锦堂刊本等。
 
 书叙宰相庞洪乃仁宗国丈,因镇守三关元帅狄青当殿考试,伤了其婿王天化,怀恨在心,适包公奉旨陕西赈饥,庞洪趁机借刀杀人,奏请狄青与张忠、李义、刘庆、石玉五虎将征剿西辽,取珍珠烈火旗来献,又使其婿兵部尚书孙秀代守三关。
 狄青领兵出关征辽,因先锋焦廷贵错走入单单国,杀其安平关守将。狄青赔罪不允,又连斩正平关、吉村关守将。单单国八宝公主赛花出战,连拿四虎,又以法宝活捉狄青。适庐山圣母驾云至,言狄青与赛花有宿世婚姻。狄青被迫与赛花公主成亲。消息传入中原,狄母被囚于天牢。狄青以打猎为名逃走,公主感其孝义,助以兵将粮饷。狄青与众将攻入西辽,一路过关斩将,杀了西辽驸马黑利、二太子达麻花,但被星星罗海打败,困于白鹤关中,刘庆往单单国求救,赛花公主领兵打败西辽,西辽献出假珍珠旗。狄青未加详察,班师回朝,狄青被封为平西王。黑利之妻飞龙公主潜入中原,投靠庞洪,庞洪将其作为户部尚书杨滔之女嫁给狄青。狄青固辞,然君命难违。新婚之夜,飞龙公主频频劝酒,欲刺杀狄青,反为狄青所杀。包公回朝,审出真情。庞洪求庞贵妃说情,仁宗庞爱宠妃,偏袒庞洪,未加治罪。
 辽主本待女儿杀了狄青,兴兵夺取中原。闻飞龙公主凶讯,因派秃狼牙入关,厚贿庞洪,庞乃使贵妃验看珍珠旗,责狄青欺君之罪。狄青被发配游龙驿。庞洪又令驿丞暗害狄青。幸得王禅老祖指点,吞下灵丹,诈死埋名于天王庙中,免遭庞洪谋害。西辽狼主得新罗王雄兵相助,大举进攻。包公往天王庙察访,得见狄青。还朝,言狄青乌台告状,自称命未该绝,请旨开棺。狄青还阳。五虎将再度西征,先破新罗,复征西辽。得王禅老祖相救,又得赛花公主协助。西辽降服,献出真旗。狄青班师回朝,当殿试验珍珠旗。狄青又上本参奏庞洪暗通西辽,并带回秃狼牙为证。包公审讯奸臣,斩了庞洪、孙秀,绞死庞妃。赛花公主奉旨来中原与狄青团聚,杨家府佘太君大宴宾客。狄青还乡祭祖,五虎将俱荣升。
 《五虎将平西前传》写的是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外平西辽,内助包公铲除奸相庞洪的故事。它上与《万花楼杨包狄演义》衔接,下启 《五虎平南后传》,是清嘉庆以来颇为流行的英雄传奇小说。
 和包拯、杨家将、呼家将的故事一样,狄青平西的故事,长期以来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历史上狄青实有其人,他家 “三代忠良,卫民保国”。据 《宋史》记载,狄青与西夏作战英勇顽强,“临敌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起行伍而名动夷夏”。其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但这部小说大部分是虚构的。如当时本来是和西夏打仗,书中却写成西辽。事实上,西辽在此七八十年以后才建国。五虎将除狄青外,全属于子虚乌有; 而单单国、新罗国也是作者为情节需要而虚构的。即便是敷演狄青的故事也大多于史无据。
 《五虎平西前传》自清中叶问世以来,颇为流行,是有一定原因的。清乾隆盛极一时,至嘉庆以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自然乐于传诵狄青等爱国英雄抵抗西夏(西辽)侵扰的忠勇事迹。包拯是人民所喜爱的清官形象,他 “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宋史》),在封建社会里,人民把平反冤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五虎平西前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但它并不是依史演史,而是依照人心演史。作者依照时代的人心需要,创造了狄青和包公等符合人们愿望的人物,托名历史而演述出一系列故事。小说描写了继杨家将、呼家将之后,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兵伐西辽、捍卫宋室江山的战斗故事。书中以外征西辽、内除国奸两条线索展开情节。在伐辽过程中逐步暴露了奸贼庞洪里通外国、挟私仇陷害忠良的罪行,歌颂了以狄青、包公为代表的忠臣良将历尽艰险、扶国安民的正义斗争。
 作品在描写边境战争的同时,着重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集团中的黑暗。小说揭露了以庞洪为代表的奸臣当道、误国卖国的罪行,入木三公地划画了奸臣的丑恶嘴脸,揭示了官场倾轧的罪恶现象,表现了对奸臣、卖国贼的痛恨。只因狄青在当殿比武时误伤庞洪之婿王天化,庞洪于是处处设计陷害忠良,挟公事以报私仇,甚至里通外国,为了陷害狄青而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尽管小说一再宣扬当今圣上最为贤明,但客观上也揭露了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的现实。如飞龙公主欲杀狄青,反为狄青所杀,包公审明真情,庞洪犯下欺君大罪。但仁宗却为庞贵妃而偏袒庞洪,言 “这一件事情认不得真”,将庞洪、杨滔之罪一概开脱。包公审明庞洪贪赃卖国、屡害功臣,父女同欺圣上之罪,然宋仁宗却不准奏本。最后在狄太后、李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铲除奸臣,作者对官场的政治黑暗是持批判态度的。
 尽管小说的思想内容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性的积极意义,但还是比较平庸的。它几乎是因袭前人作品的主题,而没有任何创新。另外,小说中应该剔除的封建思想糟粕也是不少的。书中提到鬼神、因果报应等,使小说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表现出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宣扬了气运劫数的先验论,这就严重损害了小说的思想意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以忠、义、孝为道德准则,描写了五虎将的英勇善战,体现了古代英雄的力和勇。五虎将的和谐相处,以兄弟相称,体现了强烈的群体共患难的意识。此外,写包拯刚直不阿的气概和神奇诡异的智慧; 写焦廷贵的鲁莽粗犷、憨直有趣; 写庞洪的老奸巨滑和阴险狠毒,也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作者注意运用以细节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刻划焦廷贵,作者抓住了他粗鲁莽撞的行为和无视礼法的快人快语进行细节描写,使得这一形象比较鲜明,但是除此之外,书中的大部分人物并无个性特征可言。
 《五虎平西前传》在艺术上成就也不高。不过,它尚能充分发挥章回小说的特点,巧妙地把外征西辽、内除奸臣两条线索结合起来。尽管看起来头绪纷繁,但情节发展能丝丝入扣,整而不乱,具有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是它继承《杨家将演义》等英雄传奇创作方法的成功之处。但是,总的来说,此书在构思、描写、语言等方面还是比较平庸的。
 小说作者并不善于写战争,未能写出每场战争的特色。相反,书中不断描写神魔斗法而无任何新意。这些荒唐可笑的情节背离了生活的真实性。此外,小说描写狄青出征,被赛花公主活捉,被迫成亲,又得公主帮助取得胜利,这些情节是古代小说戏曲中“公子落难,小姐养汉,状元一点,百事消散”的翻版,不过是把百花争艳的花园换成刀光剑影的战场,闺阁中的才女换成了战场上的巾帼英雄,文弱书生变成了青年将帅,金榜题名改成了杀敌立功。
 《五虎平西前传》在英雄传奇小说中已经是属于强弩之末的作品,我们无法去苛求它。但五虎将的故事毕竟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部小说也描写了不少曲折的故事,因此,它还是具有可读性的。

五虎平西前传

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十四卷,百十二回。书叙北宋时狄青、张忠、李义、刘庆、石玉五人两次征西辽的故事。思想与艺术描写均属平庸。有嘉庆六年(1801)、十年(1805)等刊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