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虚病证名。五脏精气虚损的综合证候。《素问·玉机真脏论》: “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张志聪注: “脉细,心气虚也。皮寒,肺气虚也。肝主春生之气; 气少,肝气虚也。泄利前后,肾气虚也。饮食不入,脾气虚也。”又: “五脏之气,皆由胃气之所资生; 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复也。”提示治疗务须维护胃气,才能正气得复。 五虚语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大小便滑泄)、饮食不入等为五脏俱虚的严重证候。为真气不足造成。 五虚wǔxū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病程中出现“脉细, 皮寒, 气少, 泄利前后(大小便滑泄), 饮食不入” 等五脏俱虚的危重证候。五虚并见, 反映五脏功能严重衰退, 预后不良, 急当培补元阳, 维护胃气,如经治疗后饮食能进, 泻利能止, 乃元阳、胃气已恢复, 是病情趋向好转的标志。 五虚wǔ xūfive types of asthenia; fivetypes of deficien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