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1990年,全市有农业人口668.51万人,比1949年的399.4万人增加269.87万人,增长67.56%;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2.7%,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下降5.07个百分点。
1990年,全市乡村劳动力391.66万人,具体分布:农业305.13万人,占77.91%(其中种植业233.37万人);农村务工人员34.84万人,占8.9%;建筑业15.87万人,占4.05%;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11.02万人,占2.81%;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0.18万人,占0.05%。在乡村劳动力总数增长1.5%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89年的78.24%降到77.9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4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1990年文盲或半文盲仅占11.6%。但从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仍然较低,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7%,中专、大专程度的仅分别占0.4%和0.1%。低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给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带来局限性。从1990年已转移的劳动力看,在科学技术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的仅0.18万人,只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0.05%,占全市第二、三产业人数的0.2%。

☚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二)农用物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 ☛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1990年底,全市农业人口311.47万人,为1949年的1.5倍。农村劳动力165.27万个,其结构是:男劳动力占50.4%,女劳动力占49.6%;18—50岁的劳动力占80%(其中30岁以下的占37%),51岁以上的占2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4%,初中占21.4%,小学占59.7%,文盲占16.5%;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占14.9%;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87.2%(其中种植业劳动力占77.65%),工业劳动力占1.36%,建筑劳动力占3.23%,外出合同临时工占2.22%,交通、运输、商、饮、文、卫其它劳动力占5.9%;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别占87.29%、4.59%和8.22%。

☚ 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二)农业资金投入 ☛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一)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本地区总人口322.7万人,年龄结构为:0—6岁有46.2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4. 3%;7—15岁有63. 42万人,占19.7%; 16—59岁有188. 89万人,占58. 5%; 60岁以上有24.18万人,占7.5%。在人口性别构成中,男性167. 5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1. 92%;女性155. 16万人,占48.08%。从人口文化构成情况看,在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25.43万人,占应识字人口的39.6%;中学文化程度的有60. 68万人,占应识字人口的19. 1%;大学文化程度的有1. 3万人,占应识字人口的0.4%。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增加较快。1949年全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仅91人,1980年增加为158人,1990年又增加为179人。人口密度的地理分布是,西部大于东部,更大于中部,尤以乌江两岸河谷平坝和城镇周围的人口密度为高。在本地区1市8县1特区中,40万人以上的有思南、松桃、沿河等3县,人口最多的思南县达52.48万人。30万—39. 9万人的有德江、印江、石阡等3县;10万—29. 9万人之间的有铜仁、江口、玉屏等3市、县,万山特区仅6.4万人。
1990年本地区农村劳动力为155. 3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51. 63%。其中,女劳动力72.8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 88%。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的143.8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2. 6%;有7. 4%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

☚ 二、农业社会经济条件   (二)农业资金投入 ☛
000132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