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才公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才公望犹担任辅弼的才能与名望。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七四: “然公才公望,圣主深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成〉和三公辅相的职位相称的才识和名望。《梁书·王暕传》:“暕年数岁,风神警拔。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然公才公望,圣主深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 公才公望公才:指有济世经邦三公的才能。公望:指有德行,在官场与民众中颇有威望。指才识和威望都堪与三公相匹配。晋朝时,会稽人虞𩦎很有才能,并且有很高的威望。当时,王丞相曾对他说:“孔愉有公才,但没有公望;丁潭有公望,但是没有公才;两者兼而有之的就是先生你。”后来,虞𩦎还未显达就早逝了。(见《世说新语·品藻》)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指具有当大官高官的才识和名望。公:指三公,古时辅佐国君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 凤凰在笯 广开贤路 ☛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称人具有当辅佐之臣的才识和名望。公:三公,周代置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辅佐周天子,后用以泛指辅佐大臣。 ☚ 干名采誉 功成名遂 ☛ 才识 才识器质 理具 材职 材谞 另见:才能 见识 识见 远见 ☚ 才识 才略 ☛ 公才公望 公才公望原意指可担当古代三公或其辅弼大臣,后引申为公众谋福利的才干和名望。 ☚ 才调秀出 百里挑一 ☛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have the ability and prestige to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解义】公:公辅,宰相。古时辅助国君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指具有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和名望。 公才公望ɡōnɡ cái ɡōnɡ wànɡ指有三公辅相的才识和名望。极言才识和名望之高。 公才公望gōngcái-gōngwàng〔并列〕 公,公辅。才,才识。才干和声望可以同三公辅相的地位相称。语出《梁书·王暕传》:“公才公望,复在此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王丞相尝谓𩦎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74回:“然~,圣主深知,卿贰之迁,定当不远。” 公才公望gōng cái gōng wàng才:才识。望:名望。即才识名望都可以和三公辅相的职位相称。比喻才学和声望极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