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互助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互助组

(一)互助组

在很久以前,牧民为了防御外部的抢劫和侵略,部落中所有帐房都集中在千百户的周围居住,并按原属民族亲属关系,以10多户为单位,编成小型军事组织,因多系亲属,因此在生产、生活上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互相间的帮助,这样的亲帮亲、邻帮邻, 便逐渐形成了牧民原有的团结互助组组织形式。 这些互助组户数一般在3~7户之间, 以4~5户为最多。解放后, 随着民族平等、 团结政策的贯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御外作用消失后, 便成为纯生产上的互助组, 在牲畜放牧、剪羊毛、 接育幼畜、 春季走圈等进行人畜力的变工互助。 这种牧民原有的团结互助组, 主要是在封建的民族或血统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以封建民族或亲属关系来维持其巩固, 无法继续提高, 加之没有互利或不够互利, 因此, 必须加以提高和发展。 1955年8月, 青海省提出 “积极稳步地提高与发展畜牧业生产原有的团结互助组织, 是牧区劳动人民克服困难, 发展生产, 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要求各州、 县委1955年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 有重点地提高改进一两个原有的团结互助组, 待取得经验后, 1956年再根据条件有重点、 有领导地逐步推广。此后, 牧区各地在原有团结互助组织的地方, 贯彻自愿互利原则, 组建各种类型的互助组。 到1956年底, 互助组发展到2 736个, 入组牧户11 266户,占总牧户的16.6%。 1957年11月, 互助组发展到4 225个, 入组牧户1.69万户, 占牧区总牧户的25%。
互助组组织形式, 主要有常年、 季节和临时合作三种。 季节和临时互助组占多数, 常年互助组占20%左右。
❶常年互助组。 经济地位差不多或有亲属关系的牧民自愿结合, 在牲畜放牧、剪羊毛、 接育幼畜、搬帐房等方面进行互助。 常年互助组一般有比较好的领导骨干, 有简单的生产计划, 建立了评工记分和民主管理制度, 有的实行四季联户放牧, 多余劳动力从事农业和副业生产。
❷季节互助组。根据生产的季节性来确定互助的内容, 如夏秋两季合群放牧, 冬春季节互助接羔育幼, 组内有简单的生产计划和评工记分、换工规定。
❸临时互助组。 只是在某些单项生产上进行临时互助, 如互助搬帐房、 剪毛、药浴、 防治畜病、 修棚打圈等。 互助组的组建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生产工具缺乏等困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抗御各种自然灾害,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为条件成熟时组织牧业合作社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三、互助合作运动   (二)牧业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牧场 ☛
000263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