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中国同盟会的产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中国同盟会的产生

(一) 中国同盟会的产生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解体的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开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并成长起来,并逐渐形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要求在中国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中的代表 大批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如饥似渴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此,他们创办报纸、出版书刊,介绍西方各国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指出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探讨中国贫穷落后和遭受外国侵略的原因,寻找西方各国和日本富强的途径等。通过这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出现了一批宣传家和思想家,其中著名的有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所有这些都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涌现,奠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基础。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主张。兴中会成立以后,曾想发动一次广州起义,由于谋事不密,起义失败,孙中山被迫逃往日本,并于1903年在东京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在入校誓词中,第一次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成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
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革命团体: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于1904年2月在湖南长沙成立了华兴会;1904年7月,宋教仁联合湖北进步学生吕大操等在武昌组织了“科学补习所”;1904年11月,陶成章、蔡元培、章太炎等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1905年夏,孙中山由欧洲到日本东京,于7月 30日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筹备会。经过紧张的筹备,1905年8月20日,正式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章程草案,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宗旨。并规定总理之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分设九个支部。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工作,章太炎、陈天华、汪精卫、宋教仁等为本部各机构的主要成员。
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发行。孙中山在发刊词里,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统称为“三民主义”。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将来治国之大本”。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争取民主的权利、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受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拥护,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把领导武装起义放在首要地位,先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有:1906年12月的萍浏醴武装起义、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钦州马笃山起义和4月的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这些武装起义,由于单纯依靠部分新军和会党,而没有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群众,没有自觉地把武装起义和群众的“抢米”风潮等自发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这些武装起义都先后失败了。但是,它们却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
继黄花岗起义后,1911年5月又爆发了以四川为中心,包括广东、湖北、湖南三省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继而掀起了全川的反清武装斗争。保路运动的风起云涌,直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各地革命党人积极准备起义,一个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9月24日,湖北的革命党人组织了统一的领导机构,推举文学社的蒋翊武为临时总指挥,共进社的孙武为参谋长,积极筹划,准备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第八镇所属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鸣枪起义,各标、营、测绘学堂的革命党人奋起响应,很快攻占了楚望台军械库、凤凰山、蛇山和城门,不久,攻下了总督衙门,12日晚,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武昌起义的枪声鼓舞着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各省纷纷响应并宣告独立。到11月中下旬,全国已有15个省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革命领导中心,各省区都督府代表也开始为组织中央政府而奔走呼吁,并先后在汉口、南京举行会议。12月下旬,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由于他的革命威望,他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称南京临时政府)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首先,除孙中山先生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陆海军大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长和各部次长均由革命党人担任;其次,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布了许多保障人民权利的法令,在保护民族工商业、改革文化教育和促进各民族平等等方面,集中地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再次,颁布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样就从根本上宣判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死刑,使中国的民主共和之势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南京临时政府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方面,是不坚决的。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对帝国主义存在着幻想,这就必然使它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猖狂进攻面前陷于孤立,以至最后夭折。1912年2月,孙中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地主和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窃取。

☚ 一 中国国民党的创立   (二) 国民党组织的形成 ☛
000000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7 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