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香附子、莎草根、雷公头、三棱草根、香附米。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块茎。主产山东、浙江、湖南、河南。辛、微苦、甘,平。入肝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治肝郁气滞,胸胁胀闷作痛,胃痛,腹痛,饮食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煎服: 4.5~9g。本品含挥发油1%,其中主成分为香附子烯、香附醇(Cyperol)、异香附醇。还含α-及β-香附酮、α-及β-莎草醇(α-β-Rotunol)、柠檬烯等。还含生物碱、强心苷、黄酮化合物、树脂、葡萄糖、果糖等。流浸膏对豚鼠、兔、猫、狗等动物的离体子宫均有抑制收缩作用。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醇提取物可解热、安定。提取物及成分可强心、减慢心率。香附油可抗菌、消炎。香附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香附还可使胆汁流量增加,有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 香附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出产。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肝郁胁痛,脘腹胀痛。本品辛散,为行气止痛要药,有“气病总司”美称。对肝郁胁痛,常与柴胡、郁金、枳壳、川芎相配;寒凝气滞,胃寒痛者,可与高良姜相配;寒滞肝脉,寒疝腹痛者,可与小茴香、乌药相配。 ❷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本品为行气调经之专药,又有“女科之主帅”美称,对肝气郁滞,月经不调,行经腹痛者,可配当归、川芎、益母草等;对乳房结块、经前胀痛者,可与柴胡、当归、橘核、荔枝核相配。 ☚ 木香 乌药 ☛ 香附xiāng fù《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莎根香附子(102)。药名。 【基原】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x L.的根茎。 【别名】雀头草(《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本草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单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 【性味】辛微苦甘,平。 ❶《别录》:“味甘,微寒,无毒。” ❷《本草衍义》:“味苦。” ❸《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 ❹《本草纲目》:“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归经】入肝、三焦经。 ❶《本草纲目》:“手足厥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 ❷《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功用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❶《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❷《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❸《医学启源》:“快气。” ❹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❺《汤液本草》:“治崩漏。” ❻《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❼《本草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或入九、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❶《本草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䓖、苍术良。” ❷《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❸《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β-香附酮(Cyperone),α-、β-香附醇(Cyperol),香附烯(Cyoerene)Ⅰ和Ⅱ,香附醇酮(Cyperolone),柠檬烯等。此外,尚含三萜类、黄酮类及生物碱等。 【药理】 ❶抑制子宫作用及对月经不调的治疗基础:用5%香附流浸膏对豚鼠、家兔、猫、狗等动物体外子宫不论有孕或未孕,均有抑制作用,使子宫平滑肌松弛,收缩力减弱,肌张力降低。香附能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其中α-香附酮为花生四烯酸的拮抗物质。此为香附治疗月经不调的药理学基础。 ❷雌激素样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试验,香附挥发油有雌激素样作用,皮下注射或阴道内给药,可出现阴道上皮细胞完全角质化。在挥发油成分中,以香附烯Ⅰ的作用最强。 ❸镇痛、镇静、解热:热板法试验表明,香附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显示镇痛作用。香附乙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活动迟缓,可消除大鼠的条件性回避反射,显示出镇静作用。香附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引起的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 ❹抗菌、抗炎: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香附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有效成分为三萜类物质。 ❺对心血管系统作用:香附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时对体外蛙心及在体蛙、兔及猫心脏都具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高浓度皮下注射,可使蛙心心跳停止于收缩期。其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的水溶液也均有强心作用,同时使血压降低。 ❻松弛平滑肌:香附乙醇提取物可使体外兔回肠松弛,并可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和5-HT对肠肌的收缩作用。对组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 ❼利胆保肝:香附水煎剂给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药,可明显增加胆汁流量。香附水煎剂灌胃,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降低四氯化碳所致SGPT升高。 ❽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香附乙醇提取物LD50为1.5g/kg;抗炎有效成分三萜类化合物(Ⅳ-B)给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50mg/kg;小鼠腹腔注射挥发油LD50为0.279±0.019ml/kg。 香附xiāngfù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香附子、莎草根。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的根茎。主产于山东、浙江、湖南、河南。辛、微苦、微甘, 平。入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治肝郁气滞, 胸胁脘腹胀痛, 月经不调, 痛经。煎服: 6 ~9克。本品含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香附子烯、香附醇、异香附醇。流浸膏能抑制动物离体子宫收缩, 弛缓子宫平滑肌紧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本品尚能健胃, 驱除消化道积气。 香附 香附香附,又名香附子、香附米。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莎草根。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一般在秋季采挖,用火燎去须根及鳞叶,晒干,或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再撞擦去净毛须。 根茎多呈纺锤形,有时略弯曲。长1.5~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细密纵皱纹及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多数棕色毛须及残留的根痕,习称“毛香附”。去净毛须者,外表较光滑,环节不明显,习称“光香附”。质坚硬,经蒸煮者断面棕黄色或紫红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呈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棕色,可见多数散在点状维管束。气芳香,味苦。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以浙江和山东产者品质较佳。 本品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三焦经。功能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以及崩漏带下等证。前人经验,香附善于升降诸气,解郁止痛,一切气滞作痛,均可以此随证配伍,寒者佐以乌药; 热者伍以黄连; 气虚配人参、白术; 血虚合当归、熟地。李时珍以香附配艾叶,醋制为丸,泛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如与苏叶等药同用,又可治外感风寒而内有气滞之证,如《和剂局方》香苏散。因本品善于疏理肝气,凡肝郁气滞,而见胁肋胀痛等症者,每与柴胡、白芍、枳壳等药同用,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朱丹溪之越鞠丸和六郁汤。肝气犯胃,脘痛连胁,胸闷不舒,胃有寒凝者,可配以高良姜,疏肝温胃,行气止痛,如《良方集腋》良附丸; 若属肝火犯胃者,则配以山栀子,如《沈氏尊生书》香附散。病由肝胃气滞,饮食不消,暖气吞酸,痰逆呕吐者,又当配以砂仁、甘草,如《和剂局方》快气汤。它如《澹寮方》以本品配川芎为末,茶调服,以治气郁头痛; 《卫生易简方》以之佐夏枯草为末,茶清调下,治睛痛羞明;《三因方》 以香附为末, 海藻酒煎调服, 治𤻊疝胀痛。以其能入血行气调经,故对妇女因气郁血滞而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者,可单用,亦可与行气活血调经药同用。如《妇人良方》醋附丸,即以香附一味醋制为丸,主治月候不调,腹中急痛,赤白带下,胎气不固等证。又如《瑞竹堂经验方》四制香附丸,即在前方的基础上,再加酒、盐、童便等辅药制成。气虚者与四君子汤配用,血虚者与四物汤合用,则可广泛应用于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李东垣艾附煎,以香附配当归、艾叶,用于月经不调,血气刺痛,其调经止痛效果均较单用为强。本品尚有安胎作用,胎动不安,由于肝郁气滞所致者配紫苏,如《中藏经》铁罩散; 妊娠恶阻,胎气不安者配藿香,如《太平圣惠方》二香散。此外,气血逆乱而导致的诸出血证及血崩,可随证加入炒香附,或再伍以童便,有理气止血功效。瘰疬、痈肿、结块等病,亦可加用本品为末内服或外用。李时珍盛赞本品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故临床多用于气郁、气结、气滞、气逆等诸般气痛和妇科疾病。血虚气弱者不宜单用,阴气素虚者尤宜慎用。《本草汇言》有“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之戒。煎服5~10g。行气止痛,多用制香附; 止血,宜用香附炭。 实验研究: 块茎含挥发油约1%,油中含β-蒎烯、莰烯、1,8-桉叶素、柠檬烯、对聚伞花素、香附子烯、芹子三烯、β-芹子烯、α-和β-香附酮、广藿香烯酮、α-及β-莎草醇、 香附醇、 异香附醇、 𪻿二烯、 环氧莎草薁、香附醇酮、莎草薁酮、考布松、异考布松、香附烯酮等和对香豆酸、阿魏酸、香荚兰酸、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另含三萜皂甙; 齐墩果酸-3-鼠李葡萄糖甙。 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流浸膏对多种动物离体子宫无论已孕或未孕都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脚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炎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作用比氢化可的松还强。醇提取物和三萜类还有解热和镇痛作用。醇提取物尚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其总生物碱、甙类、黄酮类和酚类的水溶液在动物实验中有强心和减慢心率及降压作用。醇提取物对离体兔回肠有直接抑制作用,对组胺喷雾所致豚鼠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香附油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分离出的烯类化合物抑菌作用比挥发油强,且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香附提取物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 杨梅根 橘叶 ☛
香附 香附蒙古名萨哈勒乌布森温都素、拉刚。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本品味辛,涩,微甘,性平。功能为清肺热,理气疏肝,止泻,止痛。主治肺热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慢性气管炎,胃腹胀痛,泻泄。用于 ❶肺热咳嗽,气急,痰中带血,肺痼疾等,与白花龙胆花、拳参、紫草茸、紫草、沙棘、块根糙苏、蒙古山萝卜花、沙参等配伍制成十一味沙参散用。 ❷腹痛,肠绞痛,热痢,与木瓜、木通等配伍,制成十一味木瓜散用。 ❸慢性气管炎,胸胀气闷,与白葡萄干等配伍,制成七味葡萄散用。 ☚ 甘草 巨胜子 ☛
香附 香附拉刚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阴干。也有认为是头花蓼。味辛、涩,性凉。功能清肺热,止泻。主要用于肺热,咳嗽,音哑,热性泄泻,瘟热,肠病。本品与唐古特乌头、木香马兜铃、红花等配伍,制成十一味香附散,主治热性泄泻。本品与藏茴香、五辛药、小檗皮等配伍,制成十味香附散,主治浮肿,水肿。本品与葡萄、红花、甘草等配伍,制成七味葡萄散,主治肺病,呼吸急促。 ☚ 狭叶红景天 白茅 ☛
香附 香附香附,维吾尔药物名苏依地,别名苏依地 库非、苏依地印地、木西克 孜日 孜明、那各尔 摸塔。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我国主产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国外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亦有分布。 本品性二级干热,味辛、微苦、微甘。功能生干生热,燥湿补脑、养筋,祛寒补心、补肠、补胃、止泻、止吐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性疾病,如湿性脑虚、瘫痪、面瘫,寒性心虚、胃虚、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等。内服1—3g。本品对咽喉、肺脏有害,矫正药为洋茴香、砂糖、蜂蜜。若本品缺货,可代用甘松、没药。本品可入蜜膏、消食膏、汤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含葡萄糖 8.3%—9.1%、果糖1.05%—1.7%、淀粉40%—41%、挥发油0.65%—1.4%。挥发油中含β-蒎烯(β-pinene)、莰烯(cam-phene)、1,8-桉叶素(1,8-cineole)、柠檬烯(limo-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香附子烯(cype-rene)、芹子三烯(setinatriene)、β-芹子烯(β-selin-ene)、α-香附酮(a-cyperone)、β-香附酮(β-cyperone);根部含有抑制某些真菌发育的物质。 本品具有 ❶对子宫作用:香附子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 ❷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20%醇提取物0.5ml/20g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❸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 肉豆蔻衣 沉香 ☛ 00025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