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松龄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黄松龄1898—1972湖北石首人 黄松龄
黄松龄 黄松龄1898—1972原名克谦。华容人。1924年入日本明治大学为研究生,任中华留日学生总会干事。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长江》主编,中共江西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晋冀鲁豫审察厅副厅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高等教育部第一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 郭昆 陈子展 ☛ 黄松龄 黄松龄1898—1972亦名克谦,湖北石首人,1919年毕业于中央政法专门学校,1924年进入日本明治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遭通缉,遂往延安,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财政经济部工作。解放后先任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军管会文教部长等职,1953年任高教部第一副部长,后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职,著作有《黄松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遗稿》。黄松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既有资本主义的痕迹,又有共产主义的因素,更具有这一阶段特殊的东西。把一些带有资本主义痕迹和形式,但又可为社会主义改造利用的东西,自觉或不自觉地当作资本主义因素来对待,过急地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就要予以废除,就会把社会主义阶段的共产主义因素盲目扩大,危害社会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人与人之间劳动平等,是分工协作关系;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同时有了按需分配的某些因素); 在流通领域还通行着等价交换原则。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长期性。黄松龄1961年写了《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认为农业发展的战略应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他提出当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是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 二是尊重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权,实行等价交换; 三是给生产队一定的生产权; 四是保证农业扩大再生产的消费和积累。他认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工业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发展要以工业为主导,而工业中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克服比例失调的优越性,但又指出“计划安排不好,也有造成危机的可能”。黄松龄还提出过若干经济改革思想,虽多未充分论述,但仍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如提出穷过渡不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式; 为了发展生产力,应大胆借鉴资本主义管理经济的方法,因为这一套经济方法、制度,其中许多是反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客观过程的。他主张“行政与企业应该分开,我们应多搞点托拉斯来经营”。他认为要坚持纠正统得过死的计划、经营管理方法,给企业一点自主权。他的经济观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强调反“左”和纠偏,但也不无历史局限。 ☚ 毛泽东 王亚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