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诏葬制
宋代制订的丧葬制度。《宋史·礼志二十七》: “诏葬: 《礼院例册》: 诸一品、二品丧,敕备本品卤簿送葬者,以少牢赠祭于都城外,加璧,束帛深青3、纁2。诸重: 一品柱鬲6,五品以上4,六品已下2。诸铭旌: 三品已上长9尺,五品已上8尺,六品已上7尺,皆书某官封姓之柩。诸饰: 三品已上油、 朱丝络网施襈, 两厢画龙, 竿诸末垂6旒苏; 七品以上油、 施襈,两厢画云气,垂4旒苏; 九品以上无旒苏; 庶人鳖甲车, 无、 襈、 画饰。 诸引、 披、 铎、 翣、 挽歌: 三品已上4引、4披、6铎、6翣,挽歌6行36人; 四品2引、2披、4铎、4翣,挽歌者4行16人; 五品、六品挽歌8人; 七品、八品挽歌6人; 八品、九品 (谓非升朝者) 挽歌4人。其持引、披者,皆布帻、布深衣; 挽歌,白练帻、白练褠衣,皆执铎、綍,并鞋袜。诸四品已上用方相,七品已上用魌头。诸纛: 五品已上,其竿长9尺; 已上,5尺已上。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施方牖槛,棺内不得藏金宝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