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麻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麻;麻痹;麻木má mábì mámù

【同】 都可以用做形容词和动词;用做动词时,都有使知觉失灵或丧失知觉的意思。
【异】 “麻”用作形容词时,指物体表面不平、不光滑或带有细碎斑点。用做动词时,着重指使感觉轻微麻木;语义较轻;常用于形容人的手、脚、腿等肢体器官;可以带宾语;多同单音词搭配;可以和“发”组合。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口语。[例]桌面摸着是~的,还得刨一刨。|这种药~得他的舌头失去了知觉。“麻痹”用作形容词时,着重指丧失警惕,疏忽大意;语义最重;常用于形容思想、斗争等。用作动词时,指使麻痹,常与“斗志”、“群众”、“敌人”等搭配,可以带宾语;多同双音词搭配,不能同“发”组合,可构成“麻痹症”。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例]不能有~思想。|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切正义战争的防御战,不但有~政治上异己分子的作用,而且可以动员落后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战争中来。”“麻木”用作形容词时,着重指反应迟钝;语义较重;常用于形容精神、灵魂、意志、感觉、神情等。作动词时,一般不带宾语;多同双音词搭配,不能同“发”组合,可构成“麻木不仁”。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例]他不应该对同志漠不关心,~不仁。|冻得~的双脚开始发痛。
【反义】 麻—光 滑/ 麻痹—警惕 注意/ 麻木—清醒

麻痹mábì

❶身体某一部分失去感觉。
【同】麻木
❷形容失去警惕;疏忽
 △ ~大意。
【反】警惕
❸使麻痹
 △ ~敌人。
【注意】“痹”不读pì。

麻痹mábì

❶ 〈动〉肌体的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或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小儿麻痹。
【同义】麻木。
【辨析】“麻痹”和“麻木”:“麻痹”指病态、病患,引申为失去警惕,“麻木”指发麻的感觉,引申为反应迟钝;“麻痹”有使动用法,“麻木”没有。
❷ 〈形〉疏忽大意,没有引起注意:麻痹大意。
【同义】大意∣疏忽。
【反义】警惕。
【提示】又作“痲痹”。

麻痹mábì

1.身体某一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地或部分地丧失。例如:
❶ 即使在双腿麻痹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停止写作。
❷ 她的手指有些麻痹,……(萧乾《矮檐》)
❸ 吴荪甫他们俩麻痹的神经上骤然受了一针似的!(茅盾《子夜》)
❹ 他冷不防被人们撞倒了,于是便在一种麻痹状态中咽了气。(沙汀《祖父的故事》)
❺ 他们懂得车一定快来了,……试着把蜷得麻痹的手脚伸了一伸。(丁玲《奔》)
2.疏忽大意; 失去警惕性。可以形容思想,也可以直接形容人。例如:
❻ 他思想太麻痹了,差一点出大事故。
❼ 这个人多么麻痹——不抓民兵工作,……想到这里,柳明心里十分难过。(杨沫《东方欲晓》)
❽ 你们怎么这样麻痹,叫堤开了口子?(孙犁《风云初记》)
❾ 他从不麻痹,所以一直是安全生产标兵。
❿ 敌人现在麻痹得很,好收拾。
⓫ 他应该预计到人们在接近成功时往往会出现的麻痹。(张洁《沉重的翅膀》)
⓬ 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千万不能麻痹大意。(陈残云《山谷风烟》)

麻痹痳痹mabi

❶因病而引起全身或半身丧失知觉,运动机能发生障碍:小黄患了一种传染病,双腿~,不能走路。
❷丧失警惕性;疏忽大意:保管员很~,被小偷钻了空子,致使仓库多次被盗|对于部分学生中的不良风气,不能有~思想,否则会造成很坏的后果。

麻痹má bì

❶动词。受了刺激,神经机能失常,肌肉没有收缩功能,丧失知觉。
【例】 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在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❷ 动词。使之麻痹,丧失警惕,用于贬义。
【例】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 “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 “黄赌毒”来麻痹我们的人民。(《人民日报》1989年10月16日)
❸形容词。疏忽粗心,用于贬义。
【例】 但是如果处理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麻痹

(同)麻木 麻醉
(反)警惕

花椒水洗脸

麻痹(皮)

警惕、惕厉[惕励];麻痹

○警惕jǐng tì

(动)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保持敏锐的感觉:~车祸|~敌人迂回进攻|~发生意外|丧失~|保持~。

○惕厉tì lì

(动)〈书〉警惕;戒惧:日夜~|知所奋勉,有所~| 闻此,~之色顿作。也作〖惕励〗。

●麻痹má bì

(形)失去警惕性;疏忽:~大意|思想~|大敌当前,万勿~|不能有丝毫~。

警惕←→麻痹jǐng tì ← → má bì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麻痹:疏忽;没有警惕性。
【例】 下午再走吧,一会王公安员回来,他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情况再向你谈谈。主要的是要提高警惕。(肖平:《三月雪》) 工人们明白书记这目光的意思:别骄傲自满,麻痹大意,斗争激烈复杂着呢! (肖育轩:《心声》)

思想1

思想1

心(心思;心念;心裁;心想;心体) 虑(志虑) 意思 志念 志意 脑筋 灵明
心意,思想:心路
个人的思想或见解:膺臆
思想、感情等:心灯 灵池 虚灵 灵台魂识
人或思想言论、作品等:货色
思想内容:情物
主要的思想:宗旨 宗指 宗致
思想不守旧:开通 启明 闿彻(精神~)
思想开通、解放:开拆 开张 开放
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开化 开明 开爽
思想坚定纯贞:玉想琼思 瑶想琼思
思想坚定不动摇:坚心定志 志果心坚 执心定志
精神、思想麻木:麻痹
思想停止发展:硬化 思想僵化
思想上或行动上维护旧制度:反动
思想僵化固执:死脑筋
思想不受约束:跑野马
人的思想随环境而变化:镜变
思想、性格等受环境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潜移默化 潜濡默化 默化潜移 潜移暗化 潜移默夺 潜移嘿夺 默化潜移
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大:迁兰变鲍
思想蜕化变质和生活堕落:腐化 糜烂

另见:思想2 心里 心理 意识

☚ 思想1   各种思想 ☛

麻痹

症状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泛指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不知痛痒。《医学正传·麻木》: “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麻痹paralysis

又叫瘫痪,人体某部出现运动或感觉或运动与感觉功能均丧失,叫麻痹。可为中枢性,亦可为末梢性。中枢运动神经元或运动传导路发生损伤,如脑血管疾病、各种脑炎性疾病、某些脑肿瘤、中毒、外伤等均可引起中枢性麻痹,表现为强直性或痉挛性麻痹;中枢感觉神经元或感觉传导路发生损害亦可使感觉丧失,发生麻痹;末梢神经因炎症、外伤、中毒等损伤可发生运动与感觉全丧失,为综合性麻痹;某些肌肉本身疾病,包括先天性与后天性原因,亦可引起麻痹。

麻痹má bì

即麻木。肢体局部失去感觉。《杂病源流犀烛·治诸痹方三十》:“五痹汤,此方专治风寒湿气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

麻痹

palsy

麻痹

❶paralysis; palsy
❷benumb; lull; blunt
❸lower one’s guard;slacken one’s vigilance
小儿~infantile paralysis;poliomyelitis/面部神经~facial paralysis/思想~slackening of vigilance;decline in alertness /~大意lower one’s guard and become careless;be off one’s guard/~警惕性blunt the vigilance of/~情绪(思想)lack of vigilance/~意志lull (or blunt) one’s will/~作用have a lulling effect on

麻痹má bì

paralysis (pl. paralyses);pals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