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má fén《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大麻(11)。药名。 【基原】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幼嫩果穗。 【别名】黂、枲实(《尔雅》),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性味】辛,平,有毒。 ❶《本经>:“味辛,平。” ❷《医林纂要》:“甘微辛,平。” ❸《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 ❶《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 ❷《别录》:“破积,止痹,散脓。” ❸《本经逢原》:“治身中伏风;同优钵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 ❹《医林纂要》:“和胃,润命门,祛风,利大肠,破瘀,通乳,下胎。” ❺《药物图考》:“主贫血干嗽,安抚神经,止抽搐,痛风,痹症,安眠,调经破瘀,子宫不复原,卵腺痛,癫狂,花痴,肤痒。” ❻李承祜《生药学》:“治躁狂,癔病,痉挛性咳嗽,喘息,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至二分。外用: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