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麥門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𧄸冬 > 麥門冬 麥門冬 màiméndōng 即𧄸冬。根似麥,苗葉凌冬不凋,故稱。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麥門冬 麥門冬 màiméndōng 亦稱“虋冬”、“烏韭”、“愛韭”、“馬韭”、“羊韭”、“禹韭”、“禹餘糧”、“忍冬”、“忍凌”、“不死草”、“階前草”、“門冬”草名。根似䊯麥,有鬚,凌冬不凋,故稱。百合科,多年生常緑草本。根膨大,紡錘形。莖短。葉叢生,綫形。夏季開小花,淡藍紫色,花被六枚,披針形。供觀賞,塊根稱麥冬,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麥門冬》:“〔釋名〕虋冬、秦名烏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韭、禹韭、禹餘糧,忍冬、忍凌、不死草、階前草。時珍曰: 麥鬚曰虋,此草根似麥而有鬚,其葉如韭,凌冬不凋,故謂之麥虋冬……俗作門冬,便於字也。”《三才圖會·草木·麥門冬》:“麥門冬生幽谷川谷及坻坂肥土石間久廢處,今所在有之,葉青似沙草……四月開淡紅花。”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六·麥門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