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鸡鸣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鸡鸣散

❶《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一引淮头老兵方。槟榔七枚,陈皮、木瓜各一两,吴茱萸二钱,桔梗、生姜各半两,紫苏三钱。为粗末,分作八份,每份水煎,早晨空腹分二至三次冷服。功能宣散湿邪,下气降浊。治湿脚气,症见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或麻木冷痛,及风湿流注,脚痛不可着地,筋脉肿大者;也可用于丝虫病,症见下肢肿硬不消,皮肤粗糙,渐起皱纹,呈象皮状,阴囊肿大如𤻊疝,并见小便如米泔水样,苔厚而白滑,脉濡弱等。方中槟榔行气祛湿;木瓜祛湿利痹,舒筋活络;吴茱萸祛寒降浊;陈皮行气燥湿;苏叶、生姜宣散湿邪,祛风散寒;桔梗宣开上焦气滞。诸药相合,祛湿以化浊,通络以除滞,行气以解郁,则湿脚气可愈。
❷《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方。大黄(酒蒸)一两,杏仁三七粒。为细末,酒一碗,煎至六分,去渣,黎明时服。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跌打损伤,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者。
❸《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三方。当归尾五钱,桃仁三钱,大黄一两。酒煎,黎明时服。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痛不可忍,大便秘结者。

鸡鸣散 《三因方》卷九

【组方药物】 大黄30克(酒蒸) 杏仁3~7粒(去皮、尖)
【制剂用法】 上药2味,研细。用酒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
【适应病证】 跌打损伤,血瘀凝积,气绝欲死,或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


鸡鸣散 《朱氏集验方》卷一

【组方药物】 槟榔7枚 陈皮 木瓜各30克 吴茱萸6克 桔梗15克 生姜15克(和皮) 紫苏茎叶9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为粗末,分作8服。隔宿用水750毫升,慢火煎至375毫升,去滓;用水500毫升,煎滓,取200毫升。两次煎汁相和,安顿床头,次日5更分2、3次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1碗许黑粪水,即是原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等药力过,方吃食物。
【主要功效】 行气降浊,化湿通络。
【适应病证】 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或挛急上冲,甚则胸闷泛恶。
【方义分析】 此为治湿脚气名方。方中槟榔质重下达,行气逐湿为主;木瓜化湿通络,陈皮理气燥湿为辅;紫苏叶、桔梗宜通气机,吴萸、生姜温散寒邪并为佐。诸药合用,共奏行气降浊,化湿通络之功。推其方源,实从千金治脚气方而来。


鸡鸣散 《古今医统》卷九十三

【组方药物】 大黄30克(酒蒸) 桃仁7粒(去皮、尖) 当归尾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末,用酒250毫升煎,去滓,五更鸡鸣时服,取下恶血即愈。若气绝不能言,急以小便灌之即苏。
【适应病证】 跌打损伤,瘀血凝积,痛不可忍,大便秘结者。

鸡鸣散jīmínɡsǎn

❶《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宋·朱君辅集) 方。槟榔七枚, 陈皮、木瓜各一两, 吴茱萸二钱, 桔梗、生姜各五钱, 紫苏三钱。为粗末, 水煎服。功能宣散湿邪, 下气降浊。治湿脚气, 症见足腿肿重无力, 行动不便, 或麻木冷痛; 及风湿流注, 脚痛不可着地, 筋脉肿大者。也用于丝虫病(象皮肿)。
❷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大黄一两, 杏仁三十粒。为粗末, 加酒, 水煎服。治跌打损伤, 血瘀凝积, 及瘀久烦躁疼痛者。
❸ 《伤科补要》方。当归尾五钱, 桃仁三钱, 大黄一两。酒煎, 黎明时服。治胸腹蓄血。

鸡鸣散

鸡鸣散

本方出自《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一。方由槟榔七枚,陈皮、木瓜各一两,吴茱萸二钱,紫苏三钱,桔梗、生姜各半两组成。上药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碗半,去渣,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温亦可。功能行气降浊,温化寒湿。主治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行动不便,麻木冷痛,或挛急上肿,甚则胸闷泛恶,或风湿流注,发热恶寒,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等证。
本方所治湿脚气,证属寒湿下注双足,壅遏气血,不得宣通所致。治宜祛寒逐湿,舒筋活络,通利气机为法。方中以槟榔为君,行气逐湿,质重达下;臣以木瓜舒筋活络,并能化湿,陈皮健脾燥湿,且能行气,气化则湿化;故又佐以紫苏叶,桔梗宣通气机,吴萸、生姜温散寒邪。诸药合用,共奏祛湿化浊,行气通络之功。王晋三在《古方选注》中说: “经以脚气名厥,汉名缓风,齐宋后始名脚气。按前贤论,皆由风寒暑湿乘虚袭于三阴经,宜急为重剂以治之”。周文采《医方选要》: “取义于五更服,故名鸡鸣散。紫苏色赤气香,通行气血,专散风毒,同生姜则散寒,同木瓜则收湿,佐以桔梗开上焦之气,广皮开中焦之气。妙在吴茱萸泄降下逆,更妙在槟榔沉重性坠,领诸药直达下焦,开之、散之、泄之、收之俱全,俾毒不得上壅入腹冲心而成危候。鸡鸣时服之,从阳注于阴也,服药须冷者,从阳以解邪也。”本方为治寒湿脚气之常用方,尤以初起者效果较好。
木瓜茱萸汤(《世医得效方》卷九) 木瓜干(大片者)、槟榔各二两,吴茱萸(拣净,汤洗七次,炒)一两。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服。食前用木瓜大者两枚,吴茱萸(汤洗七次)五两,二味并用水四碗,煎至一碗,分作两服,如人行十里久,再进一服,或汗或吐或泻即瘥,不拘时服。功能温化水湿,行气消胀。主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喘急。
三将军丸(《世医得效方》卷九) 吴茱萸(去枝梗,汤泡)、宣木瓜(去穰)、川大黄各等分(大黄或随其病加减)。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壳汤下;未应,加丸数,再服,以通便为度。功能温化水湿,行气通便。主治脚气入腹冲心,大便不通。

☚ 实脾散   化水种子汤 ☛
000039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