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温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

系指超过正常体温以上的气温条件下作业而言。可见于盛夏野外作业人员、高温铸造、高温高湿生产等人员。由于高温则影响体热散发;高温高湿可同时影响排汗;有的高温辐射可影响脑机能;高温后大量排汗可造成大量电解质丢失等。故高温作业可引起一组疾病。临床表现有别,治疗各异。高温作业应注意通风、降温、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高温作业

在高温或伴高温、强烈的热辐射等异常气象条件下从事的工作。有两种类型;1.干热型(高温、强热辐射),如炼钢、轧钢、铸造、热处理、火力发电、夏季露天作业及行军等;2.湿热型(高温、高湿),如印染、缫丝、造纸、酸洗、电镀、屠宰、潮湿的深矿井等。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

指在高气温或高气温合并高气湿或在强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一般将热源散发热量大于83.7kJ/m3·h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

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温和高气湿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一般将散热量大于8.37×104J/(m3·h)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 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等的锅炉间等。这类生产场所具有各种不同的热源,如冶炼炉、加热炉、窑炉、锅炉、被加热的物体(铁水、钢锭等)。这些热源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使周围物体和空气温度升高。周围物体被加热后,又可成为二次热辐射源,且由于热辐射面扩大,使气温更加升高。这类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即对流热 (来自被加热了的空气) 和辐射热(来自生产设备的热源表面及其周围物体二次热辐射源表面)。对流热只作用于体表,但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于体表外,尚作用于深部组织,因而加热作用更快更强。这类作业的气象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多较低,形成干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时,大量出汗,尚易于蒸发散热。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热和过热。
高温高湿作业 其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均高,而热辐射强度不大。气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例如,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车间气温可达35℃以上,相对湿度常高达90%以上; 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可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如通风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亦即湿热环境。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尚不过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虽大量出汗而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可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 农业劳动,建筑、搬运等劳动的高温和热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按季节、有无云雾及一日中的时间不同而有变动。夏季露天劳动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为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此外,夏季在高大密植的农作物田间劳动时,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 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   中暑 ☛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

在高气温或伴有高气温,或存在有强烈的热辐射的不良气象环境下进行的生产劳动。一般情况下,所谓高温是指有热源的生产场所中每小时散热量大于20千卡/米3;或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32℃、炎热地区超过35℃; 或工作地点热幅射强度超过1卡/cm2分;或工作地点在气温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等。

☚ 高处作业   高频电磁场 ☛

高温作业

working at high tempera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