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异 骇人听闻 骇:惊惧。听了使人吃惊、害怕。相异点在“骇”字上。语义重。 例 旧中国穷困的程度,怎么说都是骇人听闻的。(秦牧《中国人的足迹》)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三种传说。不,说是传说还不准确,应该说是一件骇人听闻的号外!(水运宪《祸起萧墙》十八) 耸人听闻 耸:耸动,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相异点在“耸”字上。 例 我这样写,绝不是笔下生花,故意耸人听闻,以使你增加对这个人物的神秘感。(从维熙《远去的白帆》二)白沙又讲了几件耸人听闻的骗局,足以证明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黎汝清《皖南事变》第四章) 同 都有听了使人十分震惊的意思。都可作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辨 “耸人听闻”的“耸”不读sònɡ。“骇人听闻”的“骇”不读hé或hè。 - 上一篇:海外奇谈;天方夜谭
- 下一篇:含垢忍辱;忍气吞声
骇人听闻hàiréntīngwén骇: 惊吓。原指故意把事实真相夸大到十分荒谬的程度,使人听了感到十分惊骇。源自《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者所嗤鄙。” 隋朝时的王劭,曾在北齐、北周做过官。北齐、北周相继灭亡后,他又被隋文帝杨坚看中,被任命为“著作郎”。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他仍被留任原职。真称得上是个仕途上的“不倒翁”。 王劭很有一套媚上的本事。他身为“著作郎”,却并不认真著书立说。虽然也编写过国史,做过一些注释性的工作,但他把主要心思却花在邪门歪道上。他时常利用图谶命符,散布荒诞不经的童谣,谎报神迹怪象,并且借解释之名,编造国家将如何如何兴旺的谎话,恭维杨家皇帝将永坐江山,等等。例如,他谎报说: 某处捕获一只神龟,龟肚子上有“天下杨兴”四字;皇后死了,他诳骗说: 皇后原是“妙善菩萨”转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在她“返真”时,天上还曾派下仙乐和香花来迎接呢!王劭就是用这些精心捏造的花言巧语,博取皇帝的欢心和对他信任。结果,他这个不专心从事“著作”的“著作郎”竟当了近20年之久。 “骇人听闻”由“骇人视听”演变而来,用来形容事非寻常,令人震惊。 骇人听闻hàiréntīngwén使人听了很震惊。 【同】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成〉让人听起来非常吃惊:骇人听闻的暴行│其残暴简直骇人听闻。 【提示】多指坏的现象。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释义】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骇:惊吓。
【近义】 人言可畏︱心惊胆战。
【反义】 喜闻乐见。
【造句】 ❍ 这件事太~了! ❍ 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了~的屠杀事件。
【正音】 “骇”不念作“孩子”的“孩”hái。
【正形】 “骇”不写作“害”。 骇人听闻(同)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使震惊 使震惊震赫(~中外) 使人震惊:耸动(~一时) 洞心骇耳 使人震惊,令人眼花:惊心炫目 某一事件或言论令人震惊:石破天惊 石破惊天 耳闻目见后使人震惊:惊耳骇目 惊见骇闻 使人感到震撼惊讶,不知如何是好:震惊失图 使愚昧凡俗之人感到震惊:惊愚骇俗 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惊天动地 惊天振地 动地惊天 使人听了震惊:惊耳 骇耳 使在坐的人震惊:惊坐 惊座 使世人震惊:惊世骇目 惊众骇俗 前所未有,使世人感到震惊:惊世绝俗 使一般人感到惊骇:惊世骇俗 惊世震俗绝世惊俗 惊骇世俗 使世俗震惊:惊俗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震惊:危言竦论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世人感到震惊:危言骇世 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世人感到震惊:耸听 耸人听闻 耸动听闻 耸动人听 气势宏伟,使人震惊:掀雷决电 使人内心十分震惊:惊心骇神 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闻 骇人听闻 骇人闻听 骇人闻见 骇人耳目 使人看到非常震惊:骇目惊心 骇目振心 ☚ 震惊 震动1 ☛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appalling; astonishing;gory; horrifying; monstrous;sensational; shocking;terrific ❍ 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鲁迅选集》Ⅳ—148)So satire is neither “fabrications”nor “slander”,neither “revealing secrets” nor simply recording “sensational news” and “strange phe nomena.”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骇: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和害怕。shocking, terrifying, appalling, frightful to the ear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解义】骇:惊吓。传来的消息,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用法】用在事态严重,情景凄惨,使人听完后吃惊方面。 【例句】老黄给我们讲的那件碎尸案,真是~。 【近义】耸人听闻、危言耸听 【反义】不足为奇、喜闻乐见 骇人听闻王劭,字君懋,太原晋阳人。他从小就爱好读书,年轻时就因为博闻强识而闻名。当时的一些文人如果遗忘了古书上的内容而一时又无书可查时,就会去请教王劭,王劭都能一一回答。以后有机会查对古书,便发现王劭答的和书上一字不差。隋文帝杨坚看到王劭很有才学,任命他为著作佐郎。 王劭尽管有一肚子学识,但他却不是一个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他另有一大本领——拍马屁。 有一次,隋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想爬上一座高山,但却爬不上去,后来得到侍从崔彭等人的相助才上得山去。王劭听说后对皇帝说:“这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梦:梦见高山,说明皇上的帝位像高山一样崇高、安稳。崔彭好比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物),这是长寿的象征。”隋文帝听了很高兴。 王劭除了拍马屁,还靠故弄玄虚的手法欺骗隋文帝。他经常假托什么图谶命符散布荒诞的童谣,谎报各种神奇怪异的现象,以此来预卜国家将如何如何兴旺。 例如有一次王劭谎报某地发现神龟,龟腹上有“天下杨兴”四个字。皇后死后,他也胡编乱造,说皇后是“妙善菩萨”转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升入仙道”,以此讨得文帝的欢心,保持他的官职。 所以《隋书》评价王劭说:王劭喜欢用怪诞不经的语言、粗俗鄙野的文字、不合实际的内容,骇人视听,最终使得大家都看不起他。 后来,“骇人听闻”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事出非常或者故意夸大其词,使人听了感到十分惊骇。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骇:惊惧。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例】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的情况公之于众。(美国·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近〕耸人听闻 二者都有“使人惊骇”的意思,但前者多含“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之意。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释义】使人听了十分震惊。 骇:???. ???. ??? ?? ????. ?? ???? ??? ?? ??? ??. 【例句】他一下子吃了二十人份的猪肉,真是骇人听闻。 ?? ???? 20??? ????? ???. ?? ??? ?? ????. 【近义词】耸人听闻 【反义词】司空见惯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骇:惊吓,震惊。令人听了震惊、害怕。马识途《夜谭十记》二:“这样的~的悲剧,啼笑皆非的趣剧,我们听得还少吗?就是你们,哪个说不出几件来?” 〔近义〕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反义〕波澜不惊 无动于衷 〔辨析〕“骇人听闻”适用于达到惊人程度的坏事,“耸人听闻”适用于夸大或捏造的事情,“危言耸听”多指吓唬人的、歪曲事实的言论。 〔连用〕令人发指 目瞪口呆 毛骨悚然 耸人听闻sǒng rén tīng wén危言耸听 wei yan song ting 骇人听闻 hai ren ting wen 【耸人听闻】 听了使人震惊。多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危言耸听】 说些惊人的话,让人听了害怕。 【骇人听闻】 便人听了非常害怕。﹝例﹞ 旧中国穷困的程度,怎么说都是骇人听闻的。(秦牧:《中国人的足迹》) 随着比赛情况的变化,他们介绍场上气氛时……开始使用起“混战”、“白热化”、“球台上的原子爆破”等等耸人听闻的字句。(玛拉沁夫:《在墨绿色球台旁》) “得啦!”李槐英把小嘴一撇,俏皮地对道静说:“你们这些政治家,向来是危言耸听,我不同你说这些了……”(杨沫:《青春之歌》)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例〕《苏雪林文集》(卷二):“物价以~的速度向上涨,今天和明天不同,晚上又和早上不同。” 【辨析】“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也都含贬义,但“耸人听闻”是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 【提示】多作谓语、定语。 骇人听闻hàirén-tīngwén骇:震惊。使人听了震惊、害怕。多指言行极其诡异或事情十分严重。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使人听到后非常惊骇。也作“骇人闻听”。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也说“骇人视听”。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事体怪诞或悖于常理。 猴子吃人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解义】 骇:惊吓。传来的消息,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用法】 用在事态严重,情景凄惨,使人听完后吃惊方面。 【例句】 老黄给我们讲的那件碎尸案,真是~。 【近义】 耸人听闻、危言耸听 【反义】 不足为奇、喜闻乐见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ɡ wén骇: 受惊吓,震惊。听了令人震惊。峻青《秋色赋》:“和日寇的血腥蹂躏的同时,也发生了几件~的奇事。” 骇人听闻hai ren ting wen骇:惊恐。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也作】骇人视听 骇人闻听 【近】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反】赏心悦目 喜闻乐见 惊心动魄 波谲云诡jīng xīn dòng pò;bō jué yún guǐ波谲:像波浪一样动荡不定;云诡:像云彩一样千变万化。形容思想和精神受到极大震动,情势处于千变万化之中。任光椿《戊戌喋血记》第十六章:“在一八九八年旧历八月上旬,北京城内爆发了戊戌政变的那段~的日子里,却有一伙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物,梦想翻越宫墙,进入禁苑,抢救皇帝,扭转乾坤,改变整个国家历史的进程。” 骇人听闻hàiréntīngwén骇:惊惧,惊恐。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害怕。多指坏人坏事坏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宋·朱熹《答詹帅书》之三:“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例】他们一个接一个控诉吕府罪恶,有些事情骇人听闻。(姚雪垠《李自成》) M3KM【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骇人听闻hàirén-tīngwén〔兼语〕 使人耳闻后非常震惊。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奇贪异秽,~。”高阳《粉墨春秋》10回:“除了徐家极少的关系人以外,外界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件~的凶杀案。” △ 贬义。多用于形容让人震惊的事。 【近义】骇目惊心 骇人视听 骇心动目耸人听闻 危言耸听 〖反义〗老生常谈。 也作“骇人闻听”。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骇:惊吓,震惊。即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