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
中药名。 见《饮膳正要》。别名:赤曲、红米、福曲。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寄生在粳米上成的红曲米。选择土壤为红色的地方,挖一深坑,在坑之上下周围铺以篾席,将粳米倒入其中,上压以重石,使其发酵,而变为红色。 经3~4年后,米粒外皮呈紫红色,内心亦为红色,若内心有白色,表示尚未熟透,品质较差。为不规则形的颗粒,状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福建、广东。筛净灰屑,拣去杂质。 红曲炭:将净红曲微炒,使外部呈黑色,内部呈老黄为度,喷淋清水,冷却。 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脾、大肠经。活血化瘀,健脾消食。 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饮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内服:煎汤,6~12克,或研末入丸、散。 外用:捣敷。脾阴不足及无食积瘀滞者慎用。 ❶ 治心腹作痛:赤曲、香附、乳香等分。为末,酒服(《摘元方》)。 ❷ 治小儿头疮,因伤湿入水成毒,脓汁不止:红曲捣罨之(《百一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