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木 【概况】: 基源 为红木科红木属植物红木的种子。 红木属为单种属,中国南方有栽培。 原植物 红木Bixa orellana L.,又名胭脂木(云南金平)。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枝条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2.5~5cm;叶片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长10~20cm,宽5~13cm,基部圆形至心形,基出脉5条,掌状,下面有树脂状腺点。圆锥花序顶生,长5~10cm,密被红棕色鳞片和腺毛;花直径约4.5cm;萼片5,密被红褐色鳞片;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花药顶孔开裂。蒴果近球形或卵形,长2.5~4cm,密生栗褐色长刺,2瓣裂。花期秋冬间。 (图见《广州植物志》.176页.图80) 生境与分布 台湾、广东和云南有栽培。原产热带美洲。 。【化学】:种子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 种皮含有一种驱虫的蜡状物质。胚含有毒物质。 种子含脂肪油,为甘油三棕榈酸酯(Palmitin),少量甘油三硬脂酸酯(Stearin)和植物甾醇[1]。种子的挥发油含66.5%碳氢化合物,12%氧饱和的倍半萜烯化合物及α-和β-蒎烯、α-榄香烯、印马烷(Ishwarane)、朱栾倍半萜(Valencene)、紫穗槐烯(Amorphene)[2]。 尚含胡萝卜素[3]。 附 叶含鞣花酸、花青素。 果实含纯红木素(Reinbixin)、红木素(Bixin)。果壳含挥发油0.05%、树脂1~1.65%、多量鞣质。 果肉含纤维素40~45%、红木素4~5%、糖3.5~5.2%、挥发油0.25~0.85%、脂肪油0.2~3.5%、皂甙、鞣质和少量生物碱[1]。 红木尚含绵毛酸(Tomentosic acid)[4]、红木醇(Bixol)、酚酸、花白甙(花白矢车菊双甙Leucoanthocyanin)、三萜皂甙和粘液质[1]。 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09 [2]CA 1990;112∶245484v [3]CA 1943;37∶224q [4]CA 1965;63∶16392a 。【药性】:性味 涩、辛,温。 功效 收敛,退热。 主治 毒蛇咬伤,间歇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