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拉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拉维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全称马拉维共和国。1964年7月6日宣告独立,定名马拉维。1966年7月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国土面积118484km2,人口1060万(1998年估计)。首都利隆圭。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西部高地平均海拔1500~2400m。萨皮图瓦山海拔3000m,为全国最高峰。马拉维湖面积30800km2,是非洲第3大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水量1000~1500mm。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318亿马拉维克瓦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美元。1998年汇率:1美元=23.3马拉维克瓦查。1997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全国有38%的土地为可耕地,7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是非洲最大烟草生产国之一。1996年烟草出口创汇35亿马拉维克瓦查。交通以陆路为主。铁路总长789km。公路总长14594km,其中沥青路占17%。有民用机场4个,大小客机9架,国际航线5条。小学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98年成人文盲率44%。1995/1996学年,有小学3118所,学生32万,教师2万人;中学250所,学生2.9万人,教师1096人;技校1所,学生770人,教师60人;师范学校1所,学生7368人,教师190人;大学1所,学生3092人,教师235人。马拉维2003年人口1100万。国庆日7月6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亿美元。经济增长率4.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美元。通货膨胀率11.4%。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 马拉维Malawi非洲南部内陆国家。东滨马拉维湖。面积118485平方公里。人口798万(1987年)。首都利隆圭。领土南北狭长。热带草原气候。农业国。主产玉米、茶叶等。 马拉维非洲东南部内陆国。面积11.85万平方千米, 人口828.9万(1990年),兵力7250人。首都利隆圭。 马拉维 马拉维全称马拉维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南部。面积118,485平方公里 (包括24,400平方公里水域)。人口723万 (1986年估计),主要有尼昂加族、契瓦族等8个部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奇契瓦语。大多数人信奉原始宗教。首都利隆圭。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境内多高原,北部高原海拔1300—2400米,南部姆兰杰山高达3000米,马拉维湖是非洲第三大湖。属热带大陆性气候。矿藏主要有煤、铝钒土、石棉、石墨、磷灰石、铀。主要农作物有烟草、茶叶、甘蔗、花生、棉花、玉米、木薯。工业以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烟草、茶叶、蔗糖; 进口石油、化肥、工业和运输设备。货币名称为马拉维克瓦查。16世纪班图人开始大批进入马拉维并定居。19世纪中叶葡、英相继入侵,1891年沦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4年英政府直接管辖,改称尼亚萨兰。1953年10月英强行将该地同南罗得西亚 (现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 (现赞比亚) 组成“中非联邦”,1963年12月中非联邦解体。1964年7月6日获得独立,改名为马拉维,1966年7月6日宣布成为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 马其顿 马拉维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