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局正 ☚ 太史局令 太史局丞 ☛ 太史局正技术官名。隶秘书省。
职源与沿革元丰行新官制,始设(《合璧后集》卷51《太史正》)。南宋淳熙四年(1177)九月一日明令罢置(《宋会要 ·职官》18之96)。
职掌太史局正与丞为太史局令佐贰官(《合璧后集》卷51《太史正》)。技术职事另有差遣。
官品正八品(《职源撮要》之《官品》)。
简称太史正。《合璧后集》卷51《历官门》:“太史正司天监无正,元丰官制行,置太史局正。太史令总一局之事,而正与丞为之贰。”《分纪》卷17《太史局·正》:“国朝《元祐官品令》:太史局正 正八品。”
职源与沿革西汉有太史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监丞始置于唐久视元年(700)改司天监为浑仪监时,名符其实之太史局丞,始置于开元十四年复改太史监为太史局时(《通典·职官》8《秘书监》)。北宋元丰新制,改司天监为太史局丞(《宋会要 ·职官》18之82)。
职掌与太史局正同为太史局令的佐贰(《合璧后集》卷51《太史丞》)。
品位从八品(《分纪》卷17、《职源撮要》之《官品》)。位次于五官正。
简称与别名❶太史丞。《合璧后集》卷51《历官门》:“太史丞 国初司天监有丞,元丰官制行,置太史局丞。” ❷陵官。《合璧后集》卷51《历官门》:“太史丞 陵官之职。” ❸局丞。《宋会要·职官》18之96:“诏太史局丞许服绯,挈壶正至局丞,若充判太史局带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