饋kuì贈送。司馬相如《美人賦》:“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迴車。 饋“馈”的繁体字。 上一条: 馈 下一条: 愦 馈饋、餽{}四6233①动祭。古南方方言。《说文・食部》:「吴人谓祭曰~。」②动行使贿赂。北京官话。北京〖k'uei51〗。③名贿赂的钱物。北京官话。北京〖k'uei51〗。   饋❶進物於尊者曰饋。《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罋。” 鄭玄注: “進物於尊者曰饋。” ❷猶“歸”也。《儀禮·士虞禮》:“士虞禮,特豕饋食。” 鄭玄注: “饋,猶歸也。” 《論語·陽貨》:“饋孔子豚。” (陸德明 《經典釋文》:“歸,如字,鄭本作饋。”) 鄭玄注: “魯讀饋爲歸,今從古。”(《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饋。” (陸德明 《經典釋文》:“歸,鄭本作饋。)鄭玄注: “饋酒食也。魯讀饋爲歸,今從古。”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先進》:“詠而饋。”鄭玄注: “饋,酒食也,魯讀饋爲歸,今從古。” (《通德堂經解》) 《論語·陽貨》:“饋孔子豚。” 鄭玄注: “魯讀饋爲歸,今從古。” (《通德堂經解》) 《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饋。” 鄭玄注:“饋,酒食也,魯讀饋爲歸,今從古。”(《鄭氏佚書》) 《論語·陽貨》:“饋孔子豚。” 鄭玄注: “饋,魯讀爲歸,今從古。”(《鄭氏佚書》) ❸遺也。《禮記·檀弓上》:“顔淵之喪,饋祥内,孔子出受之,入彈琴而後食。” 鄭玄注: “饋,遺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饋,其位反。”《禮記·坊記》:“故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 鄭玄注: “饋,遺也。” 《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 鄭玄注:“饋,遺也。” (敦煌殘卷唐寫本 《論語》鄭注) 《論語·微子》:“齊人饋女樂。” 鄭玄注: “饋,其貴反。”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 丘未達,不敢嘗。” 鄭玄注:“饋,遺也。” (《通德堂經解》) 《論語·鄉黨》:“康子饋藥,拜而受之。” 鄭玄注:“饋,遺也。” (《鄭氏佚書》) ❹食也。《易·家人》:“六二,无攸遂,在中饋,貞吉。” 鄭玄注: “饋,食也。” (《通德堂經解》) ❺酒食也。《易·家人》:“六二,无攸遂,在中饋。”鄭玄注: “饋,酒食也。”(《鄭氏佚書》) 饋kuiF081 “馈”的繁体。 饋kuìK095 “馈”的繁体。 〖饋〗粵 gwai6〔跪〕/ gwai3〔貴〕普 kuì ❶ 以食物送人。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自奉甚儉,或〜酒肉,必峻卻之。」(峻卻:堅決地推卻。) ❷ 饋贈,贈予,贈送。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藥物多見〜。」(見:被。)
饋馈, 金文; 篆kuì[飠(意符)+貴(聲符)→饋(《説文》:“饋,餉也。從食,貴聲。”饋,進獻,進食於人;泛指贈送〈饋贈〉。)]《詩經·小雅·伐木》:“於(wū)粲灑埽,陳饋八簋(guǐ)。”(屋裏掃得光又亮,八盤佳餚齊擺上。) 饋 ☚ 饁 饗 ☛ 00001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