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加里宁,米哈依·伊万诺维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加里宁,米哈依·伊万诺维奇 【生卒】:1875—1946 【介绍】: 苏联教育家。出生于特维尔省科尔切夫县上特罗伊察村的农民家庭。1889年毕业于乡村学校。在彼得堡兵工厂当过旋工。1896年参加列宁创立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多次被逮捕和流放。1917年2月革命时,是彼得堡工人和士兵战斗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十月革命胜利后,1919年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委员。1922年-1938年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25-1946年任苏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938-1946年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加里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论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等问题。他的教育著作有《论共产主义教育》。在教育本质上,加里宁认为,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行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也就是说,教育不是自发地完成的,而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计划的影响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使青年一代成为共产主义的建设者。 加里宁论述了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区别。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堂、学校、艺术、刊物、电影、戏院以及各种组织——这一切都是把资产阶级世界观,把资产阶级的道德习惯等等,灌输到群众意识中去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教育,则是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并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水平。在对青年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方面,加里宁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顺利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创造了条件。 为了实现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目的,加里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他说:我们就是想使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使他们脑海里种下共产主义原则的深根。因此,他认为必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青年们都能关心集体,关心同志。同时,必须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加里宁非常强调向青年一代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他认为苏维埃学校是培养高度发展的和完全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最初实验室。国民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所以,他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习惯于独立地钻研,并且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