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项羽本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史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叙述项羽参加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王朝,继与刘邦争夺天下的始末经过,刻画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的典型性格。其中以“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片断写得最为精采,可以独立成章。作者既肯定项羽骁勇善战,在推翻暴秦统治战争中具有重大功绩,也批评他企图凭一己私智,用武力征服天下,终不免于失败。文章气势磅礴,结构浑成,疏密相宜,前后呼应,善于通过语言、行动及典型细节刻画人物性格,是我国传记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论贵粟疏   魏公子列传 ☛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史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关于此篇题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说:“项羽崛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本纪’,宜降为‘世家’。”清张照说:“史法,天子则称‘本纪’者,盖祖述史迁之文,马迁之前,固无所谓‘本纪’也。马迁之意并非以‘本纪’非天子不可用也,特以天下之权之所在,则其人系天下之本,即谓之‘本纪’。……后世史官以君为‘本纪’,臣为‘列传’,固亦无可议者,但是宗马迁之史法而小变之,固不得转据后以议前也。《索隐》之说谬矣。”(《殿本史记考证》)关于文中项羽的形象,明代李贽说:“(项王)自是千古英雄。”(《藏书》)钟惺说:“屑屑自明其能战,岂是帝王局量?”(《史记评林》引)凌稚隆说:“项王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从来无统一天下之志。”(同上)今人钱锺书《管锥编》说: “‘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 ‘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 ‘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该篇通过对项羽一生事迹的描述,生动地展开了秦汉之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热情歌颂了项羽“将五诸侯灭秦”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叱咤风云的英雄性格,同时也描写和批判了他的种种弱点和错误,揭示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表现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历史观和“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文中善于围绕人物性格选择典型事件,故事情节曲折完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环境气氛渲染浓郁,并运用了对比衬托等手法,从而成功地刻画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本文中的几个历史性大场面,如巨鹿之战、鸿门宴、乌江自刎等,写得最为有声有色,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项羽本纪

《史记》篇名。西汉司马迁作。文章从项羽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写到楚汉相争兵败自刎,刻画了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的典型性格。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批评了企图以一己智勇征服天下的过失。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片断最为精采。全文气势磅礴,结构浑然一体,疏密相宜,前呼后应,语言精湛传神,既是上乘史学珍品,也是传记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选自《史记》,汉司马迁撰。作为一个具有浪漫精神和诗人气质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似乎怀有更多的偏爱,他在《史记》中为不被时人所重的游侠、刺客列传,固然有反抗世俗的一面,但爱“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正是这种爱“奇”的精神意向的驱使,才使他对项羽这个千古奇人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也正是这种热情熔铸成了脍炙人口的名篇《项羽本纪》。为了全面、典型地展现项羽的精神风度,司马迁从其复杂的经历选择了三个情节,即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作为描述的重点,它们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项羽人格的主要因素:机智、粗豪、悲壮。这种看似矛盾而实际上极为客观的方法使司马迁在艺术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他已打破那种单靠形式的和谐以达到人格完善的简单的方法,转而凭藉矛盾的张力揭示出人格丰富的内涵。

☚ 高祖本纪   报任安书 ☛
000065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36:31